全省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全面解决 农村集中供水率达93%
【中原经济网讯】(河南经济报记者 李媛媛)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是缩小城乡差距、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迫切需要。10月13日,在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我省“决战脱贫攻坚 决胜全面小康”系列新闻发布会之水利扶贫专场上,记者了解到,截至2020年6月底,我省实现了任务清零、问题清零、贫困人口饮水安全百分之百动态达标的目标。
构建“1231”体系
我省农村集中供水工程21119处
发布会上,省水利厅副厅长吕国范介绍,全省共建成农村集中供水工程21119处,集中供水人口7600万人,集中供水率达到93%、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1%,超额完成了全国“十三五”规划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85%的目标。为全省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奠定了基础。河南省水利厅在2018、2019年度省级脱贫攻坚考核中被评为“好”的等次。
按照省委、省政府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要求,结合我省贫困地区水利发展实际,省水利系统构建了“1231”的水利脱贫攻坚制度体系。即:一个规划——《河南省“十三五”水利扶贫规划》,两个专项方案——《河南省水利脱贫专项方案》《进一步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方案》,三个实施意见——《关于切实做好水库贫困移民脱贫攻坚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水利保障支持脱贫攻坚实施意见》《水利扶贫开发行动实施意见》,一个行动计划——《河南省水利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
加大投资倾斜力度
累计向贫困地区安排投资248.89亿元
为落实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助力地方党委政府做好水库移民增收致富工作。我省通过发放移民后期扶持直补资金、项目扶持资金向全省53个贫困县倾斜、重点加快产业发展等工作,水库移民收入稳步增长。吕国范表示,“十三五”期间累计向贫困地区安排后扶资金52.85亿元。2015年全省水库移民年人均纯收入8913元,2019年全省水库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951元,年均增幅11.8%。
吕国范介绍,河南省水利厅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投入力度,每年安排投资计划优先向贫困地区倾斜,“十三五”期间累计向贫困地区安排投资248.89亿元,用于大中型水库建设、农村饮水安全、河道治理、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防洪减灾、水土保持等工程建设,圆满完成了目标任务。
农村供水“四化”
选择试点先行先试
2019年,河南省政府提出农村供水“规模化、市场化、水源地表化、城乡一体化”的工作思路,省水利厅积极贯彻落实,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开展试点工作。
2020年7月11日,省“四水同治”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开展全省饮用水地表化试点工作的通知》,选择平顶山、濮阳市为市级试点,新郑等21个县(市、区)为县级试点,先行先试。濮阳市清丰县、南乐县已建成以地表水为水源的集中供水厂和城乡供水一体化的管网,实现了“同源、同网、同质、同管理、同服务”。
吕国范表示,其他19个县积极开展农村供水“四化”工作,计划2022年底前全面建成。
同时,我省水利部门开通了省、市、县三级196个监督电话、171个监督邮箱,并在河南水利网进行了公示。畅通电话监督、舆论监督渠道,开展暗访抽查,将群众反映的和暗访发现的饮水问题建立台账。确保各个问题切实整改到位。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