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2025年度集中接收申请项目评审结果,黄淮学院在本次评审中表现亮眼,共有6个项目获批立项资助,另有2个项目作为参与单位联合获批,创下学校在该领域申报成绩的历史新高,标志着学校科研创新能力与学科建设水平迈上新台阶。
据悉,此次获批的6个项目中,涵盖1个面上项目与5个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总经费达200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作为我国基础研究领域的核心资助渠道,其立项数量与质量是衡量高校科研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此次突破不仅体现了黄淮学院在基础研究领域的深耕成果,还彰显了学校教师队伍,尤其是青年科研人员的学术敏锐性与创新潜力,为学校优势学科建设与高层次人才培养注入强劲动能。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校对科研工作的系统谋划与精准支持。为保障项目申报质量,该校提前布局,构建“早谋划、早部署、早动员”的全流程服务体系。申报期间,学校累计组织项目推进会、经验交流会、申报书论证会等专项会议12场,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开展申报指导讲座十几次,从选题方向、研究设计到文本规范,为科研人员提供“一对一”精准辅导。通过多轮次论证与优化,申报书质量显著提升,为最终立项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突破是学校长期坚持‘科研强校’战略的阶段性成果。”该校科技处负责人表示,未来将严格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要求,为获批项目提供“一站式”保障服务,确保研究目标高质量达成,力争产出更多具有学术影响力与应用价值的成果。
黄淮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以此次立项为契机,进一步优化科研激励机制,搭建跨学科研究平台,营造开放创新的学术生态,持续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学校计划通过3年周期,实现国家级科研项目数量与质量双提升,为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智力支持。此次突破标志着黄淮学院正以昂扬姿态,向着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目标加速迈进。 (记者 王文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