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5年启动食品安全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以来,开封市紧盯群众“舌尖上的安全”,针对外卖餐饮领域存在的资质混乱、卫生不达标等痛点问题,创新推出四项精准化管理举措,推动网络餐饮监管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变,开展专项整治并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群众在外卖消费中的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升。
智慧监管,数据互通“一张网”。该市积极探索科技赋能监管新路径,委托第三方科技公司,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全市6500余家入网餐饮商户开展全方位、常态化数据筛查,重点核查商户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实际经营地址与线上标注地址一致性及经营范围合规性等核心主体资格类指标,精准识别“证照不全”“地址不符”等隐性问题。同时,主动与美团、饿了么、京东等网络餐饮服务平台建立数据共享与双向推送机制,实时共享商户资质信息、交易数据及投诉举报数据,累计双向推送问题线索326条。其中,321条问题线索已完成整改闭环,整改率达98.46%,网络餐饮商户违规问题发生率同比下降29.7%,实现行政许可数据与平台运营数据的深度互补、高效互通,构建起覆盖商户准入、运营、监管全流程的全维度智慧监测体系。
靶向抽检,织密风险防控“安全网”。该市以群众诉求为导向,深度挖掘12315投诉举报平台数据,精准梳理投诉量靠前的热点商户名单及高频问题食品品类,建立“高风险商户库”与“问题食品清单”,据此制定差异化、精准化专项抽检计划,变“全面撒网”为“靶向出击”。聚焦网络销量高、投诉集中的快餐、饮品、熟食等品类,联合专业检测机构开展专项抽检。对抽检不合格的食品及涉事商户,第一时间启动风险处置流程,依法责令商户下架不合格产品、限期整改,并对不合格食品来源进行溯源核查,严防问题食品流入市场,不合格产品处置率、问题商户整改督导率均达100%,有效防范化解食品安全风险隐患。
严查隐患,拧紧日常监管“螺丝钉”。该市建立“每周一督、每日必查”的常态化监管机制,组建专业执法检查队伍,分区域、分时段对网络餐饮商户开展全方位排查。一方面,重点核查网上餐饮商户的入网资质,通过线上信息比对、线下实地核查相结合的方式,严厉打击“幽灵外卖”(无实际经营场所)、套用他人资质、伪造证照等违法违规行为,坚决杜绝“无证经营”商户上线运营;另一方面,组织执法人员深入商户后厨,对原料采购索证索票、冷藏冷冻设备运行温度、食材储存条件、餐具清洗消毒等关键环节进行细致督导检查,严防因原料变质、微生物滋生、交叉污染等问题引发食品安全事故。
闭环处置,筑牢协同治理“防火墙”。该市创新建立“线上监测预警—线下核查处置—整改复核评估—结果反馈运用”的线上线下协同处置机制,根据商户违规情节轻重实施分级分类处置:对未按规定公示资质、后厨卫生轻微不达标等轻微违规问题,现场指导商户立行立改,确保问题即时解决;对存在原料储存不规范、设备运行异常等需限期整改问题的商户,联合网络餐饮服务平台对其进行临时下线处理,待整改完成并经执法人员现场复核合格后,方可恢复线上经营;对无证经营、使用过期原料、虚假宣传等严重违法违规商户,依法立案查处,没收违法所得及不合格食品,并强制其退出网络餐饮服务平台,形成有力震慑。 (记者 常勇 通讯员 韩吴琦 杜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