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大银行洛阳分行 宣传进工地 守好“钱袋子”

2025-09-02 11:34:35   来源:河南经济报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农民工群体因信息接收渠道有限,容易成为诈骗分子实施侵害的目标。

  近日,中国光大银行洛阳分行工作人员深入中国中冶洛阳新塘村项目部,开展了一系列接地气、见实效的反诈宣传活动,帮助工友们提高警惕,守住血汗钱(如图)。

  诈骗套路要认清

  在工地上,不少工友都遇到过“高薪招工”“冒充领导”“虚假理财”等骗局。诈骗分子利用农民工急于赚钱、对金融知识了解较少等特点,编造各种理由骗钱。比如,有的骗子假装是包工头,在微信上要求转账“应急”。有的谎称是“政府工作人员”,以发放补贴为由索要银行卡信息。这些套路看似简单,但一旦放松警惕,就可能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防诈技巧记心间

  面对花样百出的诈骗手段,工友们只要记住几个关键点,就能有效防范:

  不轻信——陌生电话、短信、链接一律不理会,不随便加微信好友。

  不转账——凡是要求转账、索要验证码的,一律拒绝。

  多核实——遇到“领导”“亲友”借钱,一定要当面或电话确认。

  保护信息——身份证、银行卡不随意借给他人,密码不透露。

  出租出借账户危害大

  有些工友觉得,把自己的银行卡借给别人用一下“没什么大不了的”,甚至还能赚点“好处费”。实际上,这种行为风险极高。一旦银行卡被用于诈骗、洗钱等犯罪活动,持卡人可能被警方调查,甚至面临法律处罚。此外,账户被冻结后,自己的工资也可能无法正常到账,影响生活。因此,千万不能因小失大,务必保管好自己的银行卡和支付账户。

  “工地课堂”零距离宣传

  为了让反诈知识深入人心,该分行工作人员走进项目部,利用工友们午休时间开设“反诈小课堂”,用真实案例讲解反诈骗知识;发放简单易懂的防诈手册,设置问答环节,帮助工友们巩固防骗知识;组织农民工参与“诈骗情景演练”,模拟亲戚朋友及“假领导”诈骗场景,进一步提升应对能力。不少工友表示:“以前总觉得诈骗离自己很远,听了银行工作人员的讲解才知道,原来骗子就在身边啊!”

  该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走进社区、学校、乡村等地,普及反诈知识,让金融安全防护网越织越密,切实守护好老百姓的“钱袋子”。(李冰晨 文/图)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