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经开区深耕食品产业赛道 踔厉奋发新征程 勇毅前行谱新篇

2025-09-13 01:09:12   来源:河南经济报

  ■河南经济报记者 张阳 通讯员 安小艳 吕雪芳 文/图


漯河经开区连片的食品企业

  漯河经开区成立30多年来,坚持以食品产业为主导,产业规模持续壮大,产业生态不断完善。今年上半年,区属22家重点企业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增速27%以上,超亿元企业达16家,税收超亿元企业有12家。这份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漯河经开区究竟靠什么秘诀实现了食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高位集中发力 招商引资量质齐升

  全球食品装备领域的领军企业韩国好烤克食品机械有限公司智能食品机械生产基地项目落户经开区,食品国际产业园、利通超高压、盐津铺子“一基地两中心”等项目有序推进。今年以来,经开区组建招商“尖刀班”,打出招商“组合拳”,重点招引国内外500强企业,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借船出海”,与中国国际商会等机构达成国际招商合作协议;深化基金招商,拓展以商招商、委托招商等新路径。同时,经开区主动“走出去”,赴长三角、大湾区、京津冀、闽东南等地,开展专题招商和展会招商,成功吸引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上半年,成功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3个,总投资额近百亿元,所有签约项目均已按期履约并开工建设,项目履约率、开工率均达100%。

  聚力谋划攻坚 项目建设提速增效

  今年上半年,经开区紧扣“两新”“两重”领域谋划超长期国债、专项债等项目,高标准谋划亿元以上项目76个,总投资1110亿元,新开工项目16个,完成投资123亿元(占年度计划的76.8%)。科学储备“三个五百亿”项目36个、总投资726亿元,已全部签约并开工。

  同时,经开区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服务围着项目转”,统筹水电气热等能源调度及基础设施建设,深化联审联批、开辟“绿色通道”,以全周期精细服务加速项目建设。铭智新能源汽车配件、梦汇包装等一大批项目实现当季开工建设、当季投产达效。

  坚持创新驱动 创新动能加速集聚

  漯河隆谷食品有限公司通过产品创新、精细化分层和运营,产品持续位居抖音包子品类前三。以该公司为代表的绿色食品等新兴产业链,为传统食品行业转型发展提供了新的范式。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下,经开区坚持把创新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硬指标”,为食品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能。双汇、卫龙等重点企业通过研发实验室锻造核心技术,加大与中原食品实验室的合作,在技术上、人才上实现优势互补和产品创新。今年以来,技术合同成交额达9.56亿元,18家企业与中原食品实验室达成成果转化合作。累计引进本科以上科技人才498人,组建市级创新团队6个。持续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与企业一起学理论、用政策,在一线解难题、促发展。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金融创新“三新融合”,完善创新平台梯度培育机制,发挥产业链协同创新优势,培育高能级创新平台矩阵。

  今年上半年,经开区研发投入达12.13亿元,梳理谋划研发项目972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申报16家,148家企业纳入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预备库,并打造2家高能级创新平台和4家高层次科技团队。

  夯实要素保障 园区建设全面提速

  经开区持续抓招商、抓配套,不断夯实发展根基。招商引资方面,坚持“高端化、国际化”导向,成立由区主要领导挂帅的招商“尖刀班”,赴京津冀、粤港澳等国内重点区域拓展项目来源,赴日本、韩国推进跨国招商,成功对接日本卡比乐、韩国希杰等一批国际食品巨头,与联舌工坊等国内领军企业深入洽谈合作;配套支撑方面,创新投融资模式,有效破解项目融资难题,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4条园区环线道路建成通车,污水处理厂施工单位进场作业,标准厂房陆续开工,水、电、热等配套管网系统同步推进,载体功能和项目承载力显著提升。

  未来,这里将成为跨国食品企业布局中原的首选地、国际食品技术合作示范区和高附加值食品产业集群,为河南省食品产业迈向国际化、高端化注入强劲新动能。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