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永城市苗桥镇高标准农田上空,可承载100余斤化肥的无人机正在忙碌地穿梭。与传统施肥方式不同,这些无人机可以进行“变量施肥”,根据麦田不同区域的作物长势差异,结合农户施肥习惯,针对长势差异精准地施加不同量的肥料。
多光谱数据“把脉”农田,精准处方“对症下药”。无人机变量施肥技术的核心在于“精准”。首先,搭载多光谱相机的无人机对农田进行航拍,获取高分辨率的农田多光谱影像。这些影像数据经过专业软件分析,可以生成反映农田作物长势的空间图,结合小麦需肥模型,智能生成需肥“处方图”。“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我们先要对农田进行‘体检’,了解它的‘生长状况’,然后才能‘对症下肥’。”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技术研究所农业遥感室主任郭燕解释道。
无人机“按图索骥”,变量施肥“精准高效”。有了“处方图”的指导,搭载变量施肥系统的无人机就可以“按图索骥”,根据预设的施肥量和路线,精准地将肥料喷洒到农田的不同区域。“与传统施肥方式相比,无人机变量施肥可以节省肥料10%~20%,同时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永城市益农合作社种植大户郭彪对这项技术赞不绝口。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推广无人机变量施肥技术,让更多农民享受到科技带来的红利,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王来刚表示。
河南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项目首席李向东研究员强调,无人机变量施肥技术是精准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推广应用将极大地提高我国农业生产的精准化、智能化水平,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 郭俊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