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时节,邓州市张村镇李楼村杜庄的一户农家后院,一株枝干遒劲的古梨树华盖亭亭。邓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工作人员郑重地为这位“百岁老人”挂上了崭新的保护标牌——这株历经160载风雨的伏梨古树,正式纳入国家古树名木保护名录。
在去年一次古树名木普查中,该局工作人员意外发现了这株隐于农舍后的“活文物”。经精确测量,其胸径达56厘米,树高12.5米,至今仍年年挂果。树主和村民代代相传的记忆拼凑出它的年轮:生于晚清,历经沧桑,至今仍年产约300斤甘甜伏梨。经国家古树名木管理系统审核认定,荣列国家三级古树名木。
挂牌仪式现场,该局工作人员与树主、村委会共同立下守护之约。“这树结的梨子,我爷爷小时候就吃过。”一位老农抚摸着斑驳的树皮说,“往后更要像对待传家宝一样护着它。”阳光穿过浓密枝叶,洒在崭新的保护牌上,也照亮了人们对自然遗产的珍视与承诺。
人与自然共同执笔,续写一个生命跨越三个世纪的故事,每一片新绿的梨叶,都在诉说生生不息的力量。守护这一抹古老苍翠,正是守护我们共同的生命根基与未来希望。(刘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