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吉娜 通讯员 李万鹏 朱盈盈
眼下,正是冬小麦打药、追肥的有利时机。3月18日,记者在宝丰县闹店镇李官营村麦田里看到,一架无人机在操作员王军民的遥控下腾空而起,按照设定的航线,在麦田上空来回穿梭,将雾化的农药均匀地喷洒在麦苗上。
“我们以前都是人工打药,一人一天只能打6亩地,现在用无人机一个小时可以打100亩,提高了效率、节省了人工,对我们种地帮助太大了。”五龙庙村种植大户张国定说。
近年来,农用无人机因操作便捷、工作效率高,已然成为麦田春管的新“主角”,平均一台无人机一个小时作业面积达100亩,无人机洒药既能保证肥料的雾化,确保均匀喷洒,而且不受地理位置影响。
“我自己家也种了有近200亩地的小麦,春季是小麦条锈病、赤霉病和蚜虫等病虫害的高发期,这两天天气比较好,正适合打药。”王军民笑着说。
据了解,使用无人机仅六七分钟就可以将每次携带的20升药剂喷洒到20亩麦田里,喷洒结束后还可以自动返航,重新加注药剂后会继续回到未打药地区进行喷洒,十分高效便捷。
近年来,宝丰县高标准落实“藏粮于技”战略,把粮食安全放在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位置,普及推广科技化种植手段,通过现代化、智能化农机具的使用,提高农业生产管理现代化水平和农业资源利用率,有效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目前,宝丰县40余万亩冬小麦正逐步进行春季打药、追肥,为今年粮食增产丰收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