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正值油菜采收季节,省农科院烟草所副研究员吴照辉带队踏足许昌市建安区,来到种烟大户李晓兵生机盎然的菜肥两用型油菜示范田。这些油菜不仅长势喜人,而且油菜薹产量可观,每亩产量约1000公斤,为李晓兵带来了每亩近2000元的纯收益。
烤烟作为我省重要的经济作物,长期以来在农业产业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近年来受多重因素影响,种烟成本逐年攀升,植烟风险增加,烟农收益稳定性受到挑战,烟区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考验。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吴照辉带领的课题组,经过多年的深入研究,成功探索出一种利用冬闲烟田种植多用途油菜的新技术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油菜薹采收之后,土地并未闲置。每亩油菜所积累的绿肥生物量高达4~5吨,这些绿肥经过翻压还田后,能够极大地改善土壤结构,为后续的烟叶种植提供肥沃的土壤环境。因此,不仅提高了后茬烟叶的产量,更使得烟叶的品质得到显著提升,实现了土地的循环利用,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树立了典范。
据专家介绍,利用冬闲烟田种植油菜的技术模式,在减少土传病害、提高土壤肥力方面表现出色。油菜根系分泌物能够活化土壤中磷、铁等难溶性元素,油菜翻压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微生物区系,在腐解过程中还能分泌抑菌物质,降低病原菌数量,有效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
此外,该技术模式还为烟农提供了新的增收途径。在油菜生长过程中,烟农可以收获油菜薹,用于鲜菜销售或深加工成干菜、酸菜等再销售;在油菜开花前期,还可以利用油菜花发展观光农业,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增加经济收入;油菜盛花期后,则可以作为饲料或有机肥料使用。同时,该技术模式还可以提高冬季裸露农田覆盖度,降低农田水土流失、氮排放及淋溶风险。 (记者 郭俊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