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钢 向“新”发力 推动主导产业量质双升

2024-03-22 10:12:33   来源:河南经济报

  ■河南经济报记者 吉娜 通讯员 杨德坤

  3月19日,在舞钢市经开区银龙集团云龙纺织车间里,一名技术人员正通过智慧中心物联网云平台实时在线监控车间内的生产状况。“原来巡线、取纱、插管需要多名工人来回奔波操作完成,纺纱车间每万锭需要60人左右,现在,从数据采集、传输到分析、干预,实现了全套智能化,仅仅需要15人,成本能耗降了20%以上,生产效率却提高了3倍多。”银龙集团党委书记王佳男说。

  面对当下社会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跃升演化的重大机遇期,舞钢市围绕主导产业,向“新”发力,在升级改造传统产业的同时,在多行业多领域实施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或管理创新,积极抢滩布局未来新兴产业,以更高的技术、更好的质量、更大的效率,奋力推动主导产业量质提升。

  该市扎实开展产业链提升行动,目前,除云龙纺织智能化改造外,还实施完成了德正新材料智能化工厂、舞钢公司数字化改造、合创精工锻件制造等一系列延链项目,同时将模具产业园、金属新材料产业园列入规划,钢铁及棉纺产业产值突破新高,文旅融合及特色农业提质发展,高质量发展“好”的态势更加明显、“进”的动能更加强劲、“靓”的气质更加彰显。

  自今年一季度开始,该市坚持链上发力,持续再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通过推进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数字化改造,加快实施废钢加工基地、舞阳矿业智慧矿山、舞钢公司超低排放技改等项目,与河钢集团深度对接,保障舞钢公司满负荷生产;围绕金属新材料、模具制造、压力容器等领域延链补链强链,建设模具产业园,培育金属新材料产业园,打造超500亿元高能级产业集群,建成投产纺织产业基地,加快中昌物流三期、公用型保税仓等项目建设,努力推动精纺规模迈上150万锭大关,同时争取印染指标,招引针织、无纺布、成衣制造等生产企业,构建起从精纺、织造到印染、家纺的完整产业链条。

  该市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推进新兴产业补链强链、未来产业建链成链,实现科技赋能、链式发展、集群集聚,依托德正高分子复合材料生产研发优势,向下游招引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超前谋划布局生物制造、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

  3月18日,位于舞钢经开区建设路一侧的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舞钢校区迎来“开学季”,3000多名师生立足舞钢这片创新发展的热土,在产、学、研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与舞钢市校地企协作发力,开启高等教育融合地方发展的全新旅程。该市积极搭建一流创新平台,坚定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之路,积极推动神州重工、泰田重工等企业与尧山实验室、平顶山学院等“联姻”,谋划建设中试基地;深化与东北大学等高校合作,争取填补“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空白,与中国农科院、中原食品实验室合作,推动肉鸽产业更多创新成果转化,力争新增省级中试基地1个、市级以上创新平台5家。

  此外,该市还打好人才使用“组合拳”,坚持引育并重、以用为本,以“平台+项目”为纽带,深入实施优秀人才“归根”工程、“十万大学生集聚工程”和“万名学子进千企”活动,努力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舞投资兴业、开展技术合作和科研项目攻关,汇聚一流创新人才,为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