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郭新建 文/图

2023年,博爱县供销合作社围绕中心工作,紧扣为农服务工作大局,突出“2+6+N”工作主线,聚焦供销主业,深化综合改革,创新服务模式,优化经营结构,着力推进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在农业现代化建设和乡村振兴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基层社建设、供销物流体系建设受到了上级高度关注,省委咨询组、省供销社进行了专题调研,省供销社理事会主任童孟进亲临博爱考察调研。在安阳举办的全省供销社主任培训班上,童孟进对博爱县供销社的经验做法作了专题分享,并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在全市养老金清欠工作中,博爱县供销合作社探索建立了“133”社保清欠工作模式,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受到了博爱县委书记金贵斌和县清欠领导小组的通报表扬。
坚持政治建社,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该社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和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确保领导班子思想可靠、政治忠诚,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加强制度建设。该社全面实施“以制治社”,研究制定了县供销合作社党组议事规则,修订完善了供销系统资产、人事、财务、安全及信访稳定责任制度等一系列内部管理制度,提升了供销系统规范化管理水平。
着力强化队伍建设。该社坚持以支部带队伍,以堡垒促先锋,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和双重民主生活会制度,始终把主题党日活动与中心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加强党建统领,组织党员在供销改革、助力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中挑大梁、当先锋。
坚持党建引领,助力三农促振兴
该社全力服务春耕及“三夏”“三秋”工作,在全系统党员干部中扎实开展以“讲政治比作风,讲党性比服务,讲奉献比干劲”为主要内容的“三讲三比”主题党建活动。今年该社开展春耕生产技术指导服务6场次,为农户提供义务服务30余人次,接受农户咨询200余人次;积极组织配送车辆和配送人员,配送各类化肥7000吨,服务耕地面积近15万亩。同时,该社还邀请农业专家,对合作社社员、种植户等进行科学施肥管理培训,现场解答农户种植过程中的困惑和难题,提高了科学种植技能。同时,组织开展技术下乡服务活动,农业专家深入田间地头,现场进行技术指导,让农民因情施策、因地施肥,少花冤枉钱,树立供销社的良好形象、提升了农民群众对供销社工作的满意度。
坚持项目强社,着力提升发展后劲
该社成功申报了首批国家级财政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县项目。该项目实施后,全县农业生产将实现从种到收全过程一体化托管式服务,使供销社为农服务水平实现质的提升。组织实施了界沟供销社水屯市场改建项目、张茹集供销社行政大院改建项目、磨头供销社大屯购销站改造提升项目、阳庙供销社改造提升项目等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项目,初步建成了界沟供销社、张茹集供销社、阳庙供销社等基层社为农服务中心,成功打造了集便民超市、农资供应、农技服务于一体功能多样的为农服务平台。积极谋划了博爱供销为农便民服务网络体系建设国家专项债项目,该项目总投资4.32亿元,其中申请国家专项债资金2.7亿元,重点建设县乡村供销流通服务网络体系,打造供销为农服务平台,助力乡村振兴。目前,该项目顺利通过省级评审并已入库。
坚持改革活社,强化县基一体化格局
该社积极主动赴省汇报工作,对接顶层设计,学习先进理念,并结合实际情况,对表对标,研究出台了县基一体化改革方案,完成了全系统16家基层单位现有资产及“两借”资产梳理、登记、资料补充以及系统内房产税、土地税申报、缴纳等工作,并完成了界沟供销社(水屯市场、坞庄购销站)、金城供销社(东邱村购销站)三宗“两借”资产评估工作。目前,县基一体化改革正稳步推进,已完成12家基层单位的人、财、物统一管理。
坚持开放兴社,探索融合发展新路
该社引进了焦作稷智农业科技为农服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农技培训、农资供应以及从种到收一体化全程服务,深受广大农户欢迎。依托基层社优质存量资源,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合作经营,先后盘活了长年闲置的界沟供销社水屯市场、张茹集供销社行政大院、棉麻公司3宗资产,每年新增资产收益17.1万元。与老农民合作社、半架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多家农业合作经营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创新建立了“两社融合”服务模式,为供销融入乡村振兴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坚持大抓基层,夯实供销发展基础。该社组织开展系统内资产维修事前查验、事后验收工作,先后对棉麻华安厂、许良供销社门面房、土产公司厕所改造、日杂公司办公楼顶、生产公司房顶、许良供销社办公房顶、许良供销社下水磨购销站、磨头供销社门面房门前路面等10余家基层单位的老旧资产进行了基建维修,进一步消除了安全隐患。组织力量对寨豁供销社、张茹集供销社、日杂公司等基层单位进行了库存商品盘点、购销网点实地测量,基层营销管理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自筹资金6万余元,对阳庙供销社百货大楼部分商场进行改造,不仅改善了百货大楼的经营环境,每年还增收租金5万余元,确保了社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去年5月份,资产改造等工作受到省委咨询组、焦作市政府领导的肯定。
坚持舆论引导,树立供销新形象。树立“形象也是发展力”理念,该社开设了“博爱供销”微信公众号,大力宣传供销社工作的新发展、新变化、新成效。该公众号激发职工爱社情怀,搭建对上联络纽带,为凝聚内力、争取外力、提升发展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目前,该公众号共发布信息90多期,累计关注量达到2万多人次。
坚持破难减负,着力化解历史包袱
积极稳步推进养老金清欠工作。因历史原因,博爱县供销合作社欠费金额较大,整治工作开展以来,该社以提高工作创新力、强化政治执行力,扛牢责任,主动担当,厘清思路,创新举措,紧密结合供销系统实际,强力攻坚社保清欠工作,探索建立了“133”社保清欠工作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累计清欠养老金共300多万元,解除劳动关系100多人。受到了县委书记和县清欠领导小组的通报表扬。今年春节后上班仅一周时间又清欠了56.69万元,为有效推进全县社保清欠工作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宝贵经验。同时,该社主动担当,关心厚爱职工,为了化解留守人员养老金和下一步发展问题,组建了新公司,按照成熟一个解决一个的原则,目前已成立4家新公司,解决了15名留守人员的就业问题。
千方百计化解不良资产。主动约见“两借”资产和大额欠款的重点债权人,申明利害关系,真诚邀请参与供销资源开发建设,引导其改变思路,变讨债人为合伙人,变上访人为投资人,成功收回了界沟油库7亩多的“两借”资产的所有权,并主动想办法,成功化解了遗留近20年的大额欠款纠纷问题,为县供销社挽回经济损失400多万元。另外,积极与发改委对接协调民爆公司和中电投纠纷,经多次协调,目前,已与中电投达成共识,追回迁建款38万元。
下功夫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该社带头过紧日子,并要求各基层单位克服自身困难,每年至少拿出收益的30%以上资金专项用于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为职工办实事解难题。截至目前,全系统16家单位已筹集资金126.86万元,用于解决职工的历史遗留问题,为稳定供销系统大局提供了有力保障。
博爱县供销合作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王萍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全力服务三农,有力有序推进县基一体化进程,进一步规范完善供销社经营管理体制,强力实施基层社改造提升工程,大力推进“两社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基层助力乡村振兴端口作用,为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贡献供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