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梁聪 通讯员 盛鹏 上官幼林
一芽一叶一抹香,一排排错落有致的茶树抽芽吐绿、生机盎然;一人一篓采新茶,茶农们穿梭在茶园中,弯腰低头,娴熟地采摘茶叶。走进光山县大尖山生态茶业种植基地,清香扑鼻而来,令人神清气爽。
连日来,随着气温的回升,茶树吐露新芽,光山县24万亩茶园陆续进入采摘黄金期。
“我们茶园从3月下旬开始采摘,早期种植的2000多亩绿茶已进入采摘高峰期,现在每天有200名采茶工采摘,可制作干茶100多斤。”光山县大尖山生态茶叶有限公司负责人胡华稳兴奋地说。
光山县是信阳毛尖的核心产区之一,有着“中国茶叶之乡”的美誉。该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围绕“茶”字做文章,抢抓机遇,顺势而为,茶基地、茶工业、茶市场、茶文化、茶旅游等相关产业蓬勃发展,实现了规模扩张、品质提升、产业升级、效益提高,呈现出“种植全国茶、加工全国茶、购销全国茶、走向全国去卖茶”的良好态势,产品远销非洲、中亚等地区,茶产业已经成为当地茶农增收的“金叶子”,实现一个产业带活一方经济,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创造更好的条件,助力乡村振兴。
“我每天能采三、四斤茶叶,收入将近200元。在家门口务工,既能够照顾家庭,还能增加收入,真是一举两得。”茶农刘德英高兴地说。
为让茶农收入持续稳定,光山县积极搭建茶叶推介平台,引进龙头企业,探索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休闲旅游、电子商务相结合的新型模式,将丰富的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培育了“蓝天”“辰龙”“赛山玉莲”“大尖山”“净居寺”“诚信”“四季香”等一批知名品牌。
该县积极探索“以茶促旅、以旅带茶”的发展模式,一手抓茶产业发展,一手抓和美乡村建设,走出了一条茶文旅融合发展之路。让茶区变景区,一片绿叶富了一方百姓,大苏山生态茶园建设观光步道,依托“净居茶隐”,在茶香中访寻千年古刹,将传统茶园向生态观光茶园转变;南向店乡五岳湖黄金茶基地,层叠起伏的茶树与波光粼粼的湖水交织,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文殊乡猪山圈生态茶园积极打造3A级旅游景区,发展民宿客栈、露营基地,努力打造集高标准产业示范、康养产业于一体的综合园区,真正让绿水青山淌金流银。同时,该县高标准打造“中国茶具博物馆”,陈列各种茶具用品1000余件,展品年代从新石器时期直至现代,让人从中领略古代茶具文化的灿烂与辉煌,构成了茶乡一道独特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