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钢:用好“源头活水” 实现年年有“鱼”

2024-04-09 10:27:50   来源:河南经济报

  ■河南经济报记者 吉娜 通讯员 杨德坤

  近日,在舞钢市尚店镇保利渔业养殖场温室养殖大棚里,在农业水产技术专家指导下,历经3年孵化培育及循环养殖成功的首批成年鳜鱼出塘外售。舞钢市农业农村局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张巧鸽告诉记者:“此次鳜鱼人工养殖技术实验的成功,再加上已有的规模化鲈鱼养殖、甲鱼养殖、脆鱼养殖等,舞钢市水产养殖产业次第‘开花’,‘桃花流水鳜鱼肥’‘鲈鱼清晓入池塘’这些诗歌里描写的水美鱼肥场景,在舞钢市已变成现实。”

  素有“北国江南”之称的舞钢市,域内共有大、中、小型水库25座且坑塘池源遍布各个乡村,水域滩涂总面积达5万亩,水域养殖环境得天独厚。为此,该市做足“水”文章,用好“源头活水”,合理布局水产养殖发展空间,引领渔业发展调结构、转方式、提质量、促增收、助发展,并在单产和技术上搞研发、挖潜力,渔业年产量从2011年的2000吨发展到现在的4600吨,等量水域面积下实现水产养殖产量翻番,初步实现年年有“鱼”目标,为农业生产助力乡村振兴增添巨大活力。

  4月5日,在舞钢市枣林镇志兴种植专业合作社160余亩鱼塘边,基地负责人张广超正仔细查看新一茬儿鲈鱼的生长情况。据张巧鸽介绍,志兴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9年,是舞钢市成立的第一家特种水产养殖基地,也是舞钢市最大的鲈鱼养殖示范基地,基地内基础设施配套完整,主养加州鲈鱼等名特优鱼类,亩产连续3年超过2300公斤,每亩利润达4万元,良好的水质养出的鲜美鲈鱼,成为颇受市场青睐的美食新宠。

  依托志兴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龙头带动作用,该市通过“政府引导、市场推动、监管提质、品牌助力”,5年间,以“基地+农户”管理模式为养殖户提供鱼苗、饵料、技术指导等“一条龙”服务。目前,已带动20多家养殖户加入其中,为周边群众增收致富开辟了新渠道。今年初,舞钢市志兴种植专业合作社还凭借“零污染”“零药残”等养殖标杆标准,入选农业农村部年度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骨干基地大名单。

  为支持渔业做大做强,该市坚持技术支撑提水平、优化品类调结构、生态养殖拓空间、多措并举保质量,多次组织技术人员外出学习水产养殖技能,邀请专家集中培训,组织农户到基地观摩,送技术到塘头,并开通技术热线,提供“养殖户有需求随叫随到”的“保姆式”服务,打破传统养殖格局,引导渔民扩大名特优品种植养殖比例,逐步实现养殖结构优良化。同时,该市坚持“绿色、生态、效益”理念,一方面按照“以水养鱼,以鱼净水”的绿色生态养殖模式,大力发展大水面生态养殖,挖掘域内水资源潜力;另一方面围绕国家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要求,科学化、合理化拓展水产养殖空间,形成“政府推进、专家指导、业者自律、社会监督”的品质养殖机制,初步实现规模化养殖的“量质双升”和水产养殖产值的稳步增长。截至目前,该市近4万亩宜渔水域中,已有效利用养殖面积达两万亩,其中,鲈鱼养殖面积500亩以上、甲鱼养殖面积150亩以上、脆鱼养殖面积100亩以上,水产产出效益达1亿元,在传统水产养殖的基础上,名特优水产养殖也已初具规模。

  据悉,下一步,舞钢市将紧紧围绕“建基地、育主体、树品牌、强产业”这一目标,建立健全育、繁、推一体化水产养殖体系,通过科技支撑打造“智慧渔业”,强化渔业品牌建设,延伸渔业产业链条,促进渔业养殖与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等的深度融合。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