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李媛媛)在银河系璀璨的满天星中,不乏“河南造”卫星闪耀的身影。2022年8月10日,“河南一号”卫星发射升空,使我省成为全国自然资源系统中第二个拥有自己卫星的省份;2023年3月30日,“中原一号”“鹤壁一号”“鹤壁二号”“鹤壁三号”4颗雷达遥感卫星成功升空,一举带动鹤壁踏上“星”赛道。冉冉升起的无数“新星”,让我省全面融入“星”时代。今年,我省将通过强化技术创新、完善基础设施、构建产业生态、拓展应用场景,促进卫星及应用产业创新发展。
日前,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2024年河南省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围绕重大项目建设、优势企业引培、产业园区提质等抓手,持续推进河南省卫星及应用产业高质量发展。
《方案》明确,到2024年底,河南省卫星及应用产业持续壮大,打造3家省级创新研发平台,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实施10个以上重大项目建设,完成4颗卫星发射,培育一批卫星应用场景,选树15个以上典型应用案例,河南省卫星产业园区建设加速推进,产教融合、产用协同的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生态初步形成。
在技术创新方面,《方案》提出,持续推进北斗导航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智慧中原地理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推动天基测运控平台研发,支撑低轨卫星集群高可靠光组网建设。推动“天基全光中继网络系统研究及地面验证应用”等在研重大专项实现突破。研发卫星动量轮125~300Nms(牛·米秒)大型控制力矩陀螺高速转子、航天级连接器等关键配套产品。
在完善基础设施方面,《方案》提出,推进全省应急卫星通信网和应急管理数字底座建设,加快建设国家北斗导航位置服务数据中心河南分中心、河南省北斗卫星服务豫北分中心,推动河南省卫星导航定位基准服务系统向北斗三代升级改造。支持平顶山建设风云四号B星接收站、安阳申建遥感卫星应用安阳分中心。
在构建产业生态方面,《方案》提出,今年我省将支持中电科27所建设航天枢纽港,合众智造研发高精度北斗车规级终端,郑州威科姆研发北斗三代高精度授时和定位产品,河南航天宏图发射“中原二号”和“鹤壁四号、五号、六号”卫星,河南天章卫星建设商业遥感卫星研发和制造基地。支持鹤壁加快河南省卫星产业园区建设,支持郑州建设北斗产业园孵化基地,加快河南航天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推进航空港区中原星谷建设。
此外,《方案》提出,拓展应用场景,加快卫星在自然资源、防汛抗旱、水土保持、森林防火、应急指挥等领域的深层次应用,深化北斗系统在物流货运、智能驾驶等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