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石桂林 通讯员 孙红叶 董燕 师林
“我现在每个月能拿到3000多元,不仅挣了钱,还能照顾家中老伴,非常满足!”4月29日,在漯河市源汇区空冢郭镇豫垚种植专业合作社生产车间内,前朱村的村民董喜良一边工作一边高兴地说。
作为空冢郭镇优秀的帮扶企业,该合作社2019年荣升为省级专业合作社,吸纳长期就业员工60余人,均为前朱村及邻村的困难群众。该合作社自2017年成立投产后,为了进一步拓宽附近村民就业渠道,与空冢郭镇建立“政府+村集体+合作社”模式,解决当地村民的就近就业问题,做到就业和顾家两不误,既满足了企业发展的用工需求,又为村民的就业增收打下了坚实基础。
“下一步,我们将扩大生产规模,拓宽用工渠道,计划再招聘20余人,总用工人数将达到80人,进一步带动更多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该合作社负责人陈付枝说。
像豫垚种植专业合作社这样的助农企业,源汇区还有很多。据了解,为促进群众就业,该区把乡村就业作为推动农村经济稳定增长、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引擎”,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更加宽广的就业机会。同时,为了招引更多企业落地投产,源汇区结合实际,引进企业和项目入驻乡村投资发展,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实现“务农、顾家、挣钱”三不误。不少就近就业的村民表示,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就业,每月有稳定的收入,比跑出去打工强多了。
位于源汇区空冢郭镇王会朝村的漯河市桂花香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速冻食品的工厂,现有员工将近50人,主要生产速冻水饺、速冻汤圆、速冻面点、速冻粽子、速冻馄饨5大品类,产品在全国各地销售,公司员工主要来自附近村庄的农民。
位于源汇区问十乡的漯河市亨鹏发制品有限公司也是一家助农企业,专业从事真、假发制品设计、生产、销售。2018年10月,该企业在骆坡村建设投产,占地8000平方米,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建设年产150万条发制品生产线,优先吸纳有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众就业,辐射带动周边100余名群众增收。
为了带动更多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今年以来,源汇区开展全面落实困难群体再就业扶持政策,推进再就业援助制度化,通过开展2024年“春风行动”线下专场招聘会以及线上线下招聘、走访困难群众、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等系列活动,共为1248名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提供灵活多样的就业岗位,实现农民就业、企业用工、家庭照护“三赢”。
“在本地就业,其实收入也还可以,一般一个月都有4000元左右的收入,但比外出打工的成本低了,如不用交房租和其他费用。在外打工,除去房租、水电费、交通费等,所剩无几,还顾不到家。”当地村民张书红说。
未来,源汇区将立足全区各乡镇发展实际,着力发展“一村一产”“一村一特色”的产业项目,通过大力发展乡村就业产业,畅通多元化的就业渠道,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用小产业鼓起村民的“钱袋子”, 以小产业撬动就业的大民生,以更加务实举措擦亮乡村振兴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