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字祖仓颉—— 追寻仓颉是探寻汉字智慧

2024-05-11 11:08:03   来源:河南经济报

  ■河南经济报记者 赵国喜

  仓颉不是一般的人物,他发明文字是一件感天地、泣鬼神的大事情,由此使得远古先民从蒙昧时代进入文明社会。

  从今天看到的考古发掘资料来看,大概是七八千年前,那时候就有像人、像太阳、像眼睛等早期人类的书写符号,在书写过程中,仓颉对文字进行了统一归纳梳理,使其成为我们全盘追寻造字起源的研究对象。今天去看仓颉,他应该是把先民们几千年前各地的早期书写符号进行消化、整理,这便是早期汉字的前身。

  河南登封王城岗遗址、山西临汾陶寺遗址、郑州商城遗址、安阳殷墟甲骨文遗址、郑州小双桥遗址出现的汉字符号,都是成体系的文字素材。经过历史的洗礼,今天看到的商代文字主要出现在殷墟。殷墟中发现总计约15万片甲骨文,经科学考古发掘的有3.5万余片,单字数量已逾4000字,还有青铜器铭文、陶文和玉石文,这些都属于今天看到的最早成体系的文字符号,这种文字符号被称为商代文字。从目前来看,商代文字在断代面上是最完整的。“惟殷先人,有册有典”,用毛笔在典册上写,写出来的字没能力保留,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主要是用刀刻在甲骨和青铜器上的可以永久保存的素材。商代文字虽然只是冰山一角,但我们已经看到了早期汉字的大体模样。

  商代文字的特点在于摆脱了以刀代笔的书写方式,出现了在青铜器上书写的那种带有美术倾向的铸刻文字,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早期这些汉字是带有规律性的,具有自己的书写特征。比如“人”,写的是一个侧面的人形,如果把身子弯一点,变成俯趴的侧面人形,就是包围的“包”,而让“人”的腿打个弯儿,就是“尸”。假如把“人”这个侧面人形的头写得大一点,就是元首的“元”,把手臂摆一下,就是祖先的“祖”。特殊的字形还可以叠在一起,比如“从”“众”,再加一些其他符号,就可以演绎各种各样的汉字。汉字里就有好几百个与侧面人形有关的字。

  “商代文字最能体现早期汉字的一些智慧特征。我们把这些特征提炼出来以后,就应该还给最早创造汉字的先哲,把最重要的智慧结晶还给造字之祖仓颉。汉字形成过程之所以没有中断,几千年源远流长,是因为汉字充满了写字的理据,每个时期的字都能写得特别好看,成为书法审美的一个重要板块。所以,汉字是中国文化的基本命脉,也是我们的文化根脉,是我们最优秀的文化基因。”河南省古文字学会名誉会长王蕴智告诉记者,如今,通过信息化手段,汉字也可以顺畅地输入电脑,不同时期的文字字形,如甲骨文、金文等,也都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展现出来。今天看到的汉字,每个阶段留下来的都是“化石”,虽然早期的古文字今天不用了,但只要是一片片“化石”,它就能够串联起来。

  众所周知,中国早期的汉字是一些基本符号,今天看到的字典里有100多个基偏旁部首,这些就是早期汉字根,例如山、川、日、月都可以造出很多汉字符号,而且这些汉字符号还能够衍生出各自的家族字,形成一个庞大的文字家园。它的形成得益于最早的造字者对这种文字的再创造,其仔细观察大自然、宇宙万象后,形成了汉字有形的符号系统,这就是造字者的智慧。

  汉字创造的过程是从早期观察世间万物,然后根据事物的形状,对世界上所有的形象,如地、草、木、虫、鱼及鸟兽足迹等进行分辨,造成可以书写的、可以镌刻的文字。后来,把这些独立的象形符号再组合起来,还可以再写成合体字,在文和字上又能够充分解说,这个过程是其他世界文字所没有的。

  “古汉字中的基本字形,多取自与人们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形态和事物。先民造字时,凭借他们对生活的体验,或注重形状轮廓,或注重姿态特征,随物赋形。仓颉式先哲人物造就了那么严密的文字结构和无与伦比的书写审美内涵,从而使文字的优秀基因传承至今。”王蕴智说。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