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经成:以中大奖的心情赴一场“生命之约”

2024-05-16 10:14:59   来源:河南经济报

  ■河南经济报记者 马连华

  编者按:一个人带动一群人,一个人温暖一座城。2023年12月,商丘市供销合作社四级调研员李经成被河南省文明办评为2023年“河南好人榜”上榜人物。2024年2月29日,李经成在郑州市接受表彰,成为河南省供销合作社系统首位“河南好人”。李经成身上体现了供销人侠肝义胆、坚韧不拔、勇于担当、扶危济困的精神气质,彰显着道德的光辉和人性的温暖。即日起,本报推出“新时代‘河南好人’系列报道”,让我们一起了解李经成的故事,感受“好人”的力量!

  李经成在捐献造血干细胞

  “这十几年,很多小目标都逐一实现了,且每实现一个目标都有意外之喜,我很满足。”说这话的是郑州大学中文系毕业生、造血干细胞捐献者、2023年“河南好人榜”上榜人物、40年来默默无闻的供销人李经成。

  与李经成接触,很容易发现他身上的朴实、低调,看似简单、平凡,实则坚韧、伟大。

  “我中大奖啦!”

  “我中大奖啦!配型成功了。”2010年10月,李经成接到商丘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告知他与内蒙古一名25岁的白血病患者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他急忙打电话给爱人“报喜”。

  4年前埋下的这粒“爱”的种子,在2010年开了花。早在2006年,李经成就采集血样,报名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率只有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每一例成功配对都被视为生命的奇迹。”虽然采集了血样,对于配型能否成功,李经成并没有抱太大希望。他告诉记者,当时只记得填报志愿者信息时,工作人员叮嘱要保持电话畅通,以便配型成功后及时取得联系。

  4年过去了,联系方式一直不变的李经成,忽然接到配型成功的电话,内心涌现的是一股义无反顾的勇气。

  李经成既激动又担心,激动的是终于有患者与自己的骨髓配型成功,有机会挽救别人的生命;担心的是家人是否会支持他“冒险”去捐献造血干细胞。

  为了顺利捐献,接到配型成功的通知后,李经成不断跟家人列举成功案例,打消了家人的顾虑,赢得了家人的支持。随后,他专注提升身体素质,以期尽快达到捐献标准。

  “不能半途而废”

  等待捐献的时间里,李经成每天锻炼,合理饮食,希望能为对方提供高质量的造血干细胞。

  2011年3月,经过几个月的准备,当时已经47岁的李经成跟家人一起来到郑州,准备捐献造血干细胞。

  “不少人从字面意思理解,误以为捐骨髓是要抽取骨髓,因此心生恐惧。我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一点儿也不害怕。”李经成说,捐献造血干细胞前自己几乎成了半个专家。造血干细胞具有极强的再生能力,志愿者完成捐献两周内即可恢复如初,不会损害身体健康。

  各项检查合格后,李经成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为一位素未谋面的白血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送去“生命的种子”。

  “唯一让我担心的是,他当时的体重只有60公斤,而配型对象体重达100公斤,体重悬殊较大,所需造血干细胞较多。”李经成的爱人王慧告诉记者,她了解过,一般情况只采集20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李经成则连续两天抽取30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

  因为需要的造血干细胞多,无法一次采集完毕。在第二天的采集中,李经成脸色苍白,商丘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问他:“是不是早些结束抽取,少抽一些。”他却坚定地说:“既然捐了,就捐足量,不能半途而废。”

  “能配型成功,就等于中大奖,我一定要给对方捐足量,保证捐献成功。”李经成说,虽然对于配型成功的对象了解很少,但这是一场“生命之约”,一定要万无一失。

  “为生命续航”

  “抽骨髓疼不疼?”得知李经成捐献了造血干细胞,身边人的问题经常让他哭笑不得。

  原来大家对捐献造血干细胞有这么深的误解。李经成感到,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数量不足的背后,是人们对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具体捐献过程和方式缺乏了解,充满了误解和恐惧心理。

  据了解,我国有400多万白血病患者等待配型救助,而李经成捐献时,全国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还不足200万人,远远满足不了患者的需求。

  行动证明一切,从2011年到2014年,李经成开始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场合和方式现身说法,普及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解除人们的误解和恐惧心理。其中,在各种场合介绍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80多场次,直接受众近2000人。

  受李经成影响,符合条件的同事、朋友及其子女纷纷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队伍。李经成的爱人王慧因为年龄不符合要求,便和孩子一起参与无偿献血。

  “捐献造血干细胞于我来说是小事一桩,对于配型成功的对方则是希望、是重生、是天大的事。”李经成坦言,能够为陌生人的生命续航感到无比幸运,希望更多的人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行列,多一个人就多一分希望,就能给更多的血液病患者带去新生,让希望之光照亮更多的家庭。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