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位于郑州经开区的中铁智能化高端装备产业园,漫步在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装备”)生产车间,智能化设备随处可见。其中最抢眼的要数车间中央偌大的显示屏,生产情况、产品图纸、设备运行、订单交付等数据实时呈现。
中铁装备从产业园建成之初就致力于提高结构件自制能力,引进了智能仿真等一系列智能制造核心技术装备。2021年5月全面投产后,该产业园进一步发挥中铁装备在设计、工艺、制造智能化方面的优势,多项产品的工期较以往平均缩短25%左右,核心结构件的制造能力显著提升。目前,该产业园已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高端装备智能化研发与智能化制造+地下空间开发”特色产业集群。
2023年,中铁装备研发费用投入4.9亿元,同比增加17.95%,盾构机整体国产化率超过90%,关键零部件全部自主设计、生产,今年预计还将投入研发费用约4.7亿元。中铁装备财务部部长宋建超说:“得益于各项税费优惠政策,公司能够有更多可支配资金投入研发创新,推动公司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为我们抢占全球隧道掘进装备技术制高点提供了强劲动力。”在系列新技术、新工艺、新工法的加持下,该公司生产的盾构机设备不仅减少了施工碳排放量、提高了掘进效率,还保障了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大大提高了盾构机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2023年,中铁装备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4850.6万元,今年1月1日至5月10日已享受各项税收优惠8552.53万元。
为确保税费政策精准推送,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税务系统建立三级网格化服务体系,重点税源网格服务团队下设先进制造业网格服务小组,税务网格员“一对一”直连企业,并在征管系统中对先进制造业进行标签化管理,梳理六大类优惠政策,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推动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蓄势赋能。
宋建超表示:“今年4月底,《我国支持制造业发展主要税费优惠政策指引》发布后,税务网格员第一时间为我们进行了辅导,让我们感受到了国家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的决心。”
未来,中铁装备将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不断朝着隧道施工的智能化、绿色化、无人化方向发展,并将推动盾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深度参与河南省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为中部地区崛起提供动力支撑。(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