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召县: “茧”上添花 闯出发展新“丝”路

2024-05-21 10:21:06   来源:河南经济报

  ■河南经济报记者 李媛媛 郭俊娟

  南召县是全国19个柞蚕基地县之一,也是全国唯一的一体化优质柞蚕茧出口基地县,被誉为“中国柞蚕之乡”。

  如何让优势更优、特色更特,为南召县柞蚕高质量发展“茧”上添花?5月18日,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南召县人民政府主办,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南召县林业局等承办的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县现场观摩暨一化性柞蚕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南召县召开,相关部门领导、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话柞蚕产业高质量发展新“丝”路。

  柞蚕发展大有可为

  近年来,南召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一县一策”建设,着力推动柞蚕、花卉、苗木、食用菌等六大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带动农民致富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取得良好成效。

  在聚焦“林—蚕—菌—中药材”产业提质增效上,院县共建现代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县(南召县)柞蚕项目组专家归纳集成了以一化性柞蚕养殖为主,利用养蚕废弃枝条种植食用菌,林下种植黄精、丹参等中药材的立体生态种植养殖模式,推动南召县主导特色产业提档升级,助推南召县农业高质量发展。

  研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张新友介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作为全省农业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和排头兵,后续将针对南召县特色产业生产需求,创新科技服务模式,打造南召县区域品牌和产品品牌,走出一条以科技提升品质、以品质铸就品牌、以品牌带动产业发展的科技兴农之路。

  南召县是我省一化性柞蚕主产区,年产柞蚕鲜茧80多万斤,蚕茧和蚕丝品质高、质量优,先后被国家命名为“中国柞蚕之乡”、首批“有机柞蚕生产基地县”、首批“东桑西移”柞蚕基地县等。

  省农业农村厅经济作物处处长黄伟表示,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将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蚕桑产业发展,支持院县共建工作,携手为河南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创造环境和条件。

  “我们将继续深化与省农业科学院的合作交流,以院县共建为契机,打造南召柞蚕品牌,为促进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南召县县长宋兴哲说。

  打造柞蚕产业升级版

  如何加快柞蚕这一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产业效益的最大化,对于南召县来说是一个新课题。

  对此,张新友表示,要针对特色产业生产需求,强化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应用,按照需求牵引、项目带动、优势互补、融合发展的原则,着力于院县双方紧密联合,着力于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着力于资源要素和产业布局有效结合。

  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柞蚕茧年产量达9.78万吨,农业直接产值达53.19亿元,柞蚕茧加工及多元化利用产值达300亿元以上。2023年,全国柞蚕茧产量9.54万吨,农业直接产值达57亿元以上,柞蚕茧加工及多元化利用产值达400亿元以上。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支撑柞蚕多元化产品开发,为传统蚕产业发展开辟了新出路。

  中国蚕学会副理事长李喜升表示,我国柞蚕产业在总产量、放养规模、单产水平、单产增长水平、产品竞争力等方面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但柞蚕产业的资源利用效率仍有提升空间,该产业机械化程度较低,在柞蚕生产率提升方面仍有潜力可挖。

  “目前,柞蚕生产多处于一家一户独立从事生产的模式,机械化程度低,不便于大规模机械化操作。从业者普遍年龄较大,组织化、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低,抗风险能力弱。”李喜升说,要积极鼓励社会力量投入蚕业生产,引导蚕业龙头企业与专业合作社开展规模化、机械化、信息化、集约化、智能化生产,促进节本增效,努力提高柞蚕产业投入产出率。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