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县14个乡镇计划发展烤烟13万亩,全力打造4个2000亩以上市级核心示范区,新建电烤房110座、生物质烤房300座,有效促进农民稳步增收。”近日,卢氏县烟叶生产服务中心副主任雷治强向记者介绍说。
眼下正值烤烟移栽的“黄金期”。连日来,卢氏县官道口、杜关、范里、东明、沙河等乡镇烟叶主产区连片烟田里,烟农们三五成群,在覆膜的烟田里打穴、移栽、浇水,有条不紊地推进烟苗大田移栽工作,为烤烟增产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在东明镇小湾村烟叶示范种植基地,一条条纵横交错的覆膜烟田如五线谱般铺展在群山和农户的房前屋后,远远望去,田间地头摆满了绿油油的烟苗,拉水车来回穿梭,烟田里到处都是烟农忙碌的身影。
在范里镇南沟村后村组的层层梯田里,该村烟叶种植大户祁伟科正在组织人员移栽烟苗,每道工序认真细致,严格采用“井窖+杯罩式”移栽方法,确保栽一棵、活一棵。
祁伟科告诉记者:“这些年在县、镇、村的帮助下,流转土地126亩,年年调茬稳定种烟面积100亩左右,去年产烟1.23万公斤,卖烟收入59万元,除去劳务费20万元,净挣了29万元,今年计划种植106亩,目前已移栽烟苗96亩,将挣收30万元以上。”
卢氏县是河南省第一产烟大县、烤烟质量第一强县。烤烟产业的发展,不仅盘活了土地资源,促进了烟农增收致富,而且让更多的脱贫户在“家门口”就业创业,增加经济收入。“我在这里机械起垄、移栽烟苗已经两个多月了,一天可挣100~150元,既照顾了家人,还能拿一份务工报酬,随后还有除草、抹芽、掰烟、串烟等农活。”正在东明镇小湾村烟田浇水的兴贤里社区居民马力高兴地说。
在官道口镇果岭村烤烟种植基地,烟苗移栽工作同样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去年以来,全村以合作社带动、村民党员带头、种植大户合作的运营模式,选择适宜烤烟种植的土地进行流转。今年全村计划种植烤烟2200亩,以多元化产业发展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助推群众持续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官道口镇副镇长、果岭村党支部书记袁平方介绍说。
“为提高烤烟种植规范化水平,保证烟叶质量和产量,卢氏县烟叶生产管理办公室、三门峡市烟草公司卢氏县分公司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烟农提供专业、免费技术指导,促进烟农稳步增收。”卢氏县烟叶生产管理办公室负责人说,“今年,全县烟叶产量预计1300万余斤,产值3.86 亿元。围绕全县产业发展布局,按照‘稳定面积、提升品质、提高效益’的发展思路,今年计划在14个乡镇发展烟农4000户,全面推广‘云烟87’‘云烟99’优良品种,优质烟比例达78%以上,再创‘卢烟’品牌新局面。” (记者 丁光展 李宏远 通讯员 高长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