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吉娜 通讯员 马泓磊
5月24日上午,在平顶山市湛河区培育新质生产力民营企业座谈会上,50余名辖区民营企业家围绕如何以创新改造现有生产力、催生新质生产力等话题展开热议。
“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传统企业如果拒绝创新,就会被淘汰出局。”平顶山市海平电气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陈岳的话如醍醐灌顶,引人深思。当前,陈岳代表公司与比亚迪集团对接合作,投资引入新生产线,争取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抢占有利位置。
今年以来,湛河区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充分发挥区工商联“桥梁纽带”作用,联合发改、商务、工信、科技、劳动就业等部门,从思想引领、联动服务等方面引导企业主动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多行业提质增效,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鼓励企业打开眼界,转变思路,由“生产型”向“研发型”转变,是湛河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该区通过集中培训、线上自学、观摩研学、交流互学、高校合作访学等形式加强政策教育,引领企业聚焦主业,以创新融入地方产业发展和优势再造规划,掀起企业创新研发热潮。截至目前,全区已实现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81.6%。
今年3月,位于湛河区的河南省石人山食品有限公司、河南浩顺消防工程有限公司等一大批企业通过多方观摩研学、引进专家型人才等形式,把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作为核心,推动成果转化,让食品、智慧消防等领域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聚焦优势产业,聚合创新资源,以大带小,上下联动,打造全链条发展格局,是湛河区体系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破题之策。湛河区围绕地方大型国企资源优势,发挥“链主”龙头企业集聚带动作用,以新能源储能、电气装备制造、医药健康产业、尼龙新材料“四主链”,乡村振兴及食品加工业、数字经济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含物流业“三副链”为平台,联动各涉企部门及律师事务所、社会培训机构等市场和社会资源,为全产业链上下游各类经营主体提供一站式政务办理、法律咨询、人才培训、合规指导等服务,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供应链各环节、创新链相关方等500余家企业入驻合作,形成多维协同发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新局面。
据统计,今年以来,湛河区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8家,河南省“专精特新”企业1家,并通过“人人持证、技能河南”职业技能培训,新增技能人才9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