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评论员 温献伟
非法开办、贩卖银行卡是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持续高发的重要原因。近日,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发布公告称,将对沉睡账户开展提醒提示工作。个人用户如果收到相关提醒通知,可根据自身需求,通过手机银行、网上银行或任一网点办理沉睡账户的查询及相关业务,提醒提示时间自公告发布之日起至2024年10月15日。
据权威统计数字显示,我国人均银行卡将近7张。长期以来,囿于各种原因,不少金融消费者手中或多或少都存在沉睡账户。大量沉睡账户的存在,既造成闲置资金和银行资源的浪费,还可能为金融电信诈骗提供可乘之机,为账户安全带来风险。
近年来,针对沉睡账户,超20家银行纷纷开展提醒提示工作。2023年10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曾发布通知,组织开展银行沉睡账户提醒提示专项工作,自2023年10月起持续1年。如今,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再次发布公告,彰显了政府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切实保障消费者账户安全的决心与作风。
开展沉睡账户提醒提示专项工作,对银行和金融消费者而言都是好事。它不仅能降低银行管理成本、提升资金管理效率,而且也能避免消费者因为年费、管理费等造成的个人征信不良记录,最重要的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抵御盗刷风险,以及防范金融电信诈骗行为的发生。
当然,唤醒海量的沉睡账户,知易行难。需要多方形成合力、齐头推进——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做好引导工作,持续推动银行业创新方式,优化账户管理;各大银行要增强“靠前服务”能力,便“坐等上门”为“主动下沉”,广开渠道,大力宣传唤醒沉睡账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金融消费者需要增强账户风险防范意识,根据自身需要,针对沉睡账户进行分类处置和优化管理。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开展沉睡账户提醒提示专线工作,利国、利企、利民,可谓众望所归,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