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曹永飞 通讯员 丁小芳
漫步在鹤壁市淇滨区各大公园,风景如画,令人心旷神怡;置身社区家园,邻里和睦、互助友善……日新月异的城市风貌、干净整洁的街道、文明有礼的市民,让这座城市焕发新活力。
以绣花功夫 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
近年来,淇滨区坚持问题导向,始终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创建文明城市的价值所在,进一步压实责任,细化措施方法,推动创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这几年变化很大,小区附近的农贸市场变得越来越干净了,小区路面全部铺了沥青,最近还增设了公共晾晒区,我们的生活品质有了大幅提升。”家住漓江花园小区的周女士提起“家门口”的变化,不禁喜笑颜开。
为加快推进27条道路和20个街角的增色添彩工作,淇滨区常态化开展“清洁家园”“城市大清洗”等活动,助力创建美丽家园;开展城市“体检”活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农贸市场改造等工作走深走实;深入开展向城市管理“四不”宣战行动,用活用好“铁脚板”徒步巡查机制,加大市容环境整治力度。
以文化浸润 助推“创文”持续发力
近年来,淇滨区坚持“全域统筹、文化引领、突出特色”的原则,在主次干道、街区、游园等重点区域高标准打造书香景观,海棠书巷、光影智慧小巷、科技小巷等特色小巷的建成,使居民日常休闲娱乐有了更多选择。
淇滨区按照“一巷一特色”的要求,将大伾巷打造成“678”特色怀旧小巷,将鹤壁20世纪60年代、70年代、80年代的特色建筑风格呈现在小巷中。芝麻官小巷则用声、光、图等形式再现经典戏剧人物芝麻官的生活、工作场景,为市民提供感知传统文化的场所。
此外,淇滨区还将独有的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设全过程,精雕细琢每一条道路、每一座建筑和每一片绿地,形成城市独有的“风骨”。
以文明引领 激发“创文”新活力
“今天的义诊活动太方便了!医疗专家既耐心又专业,让我学到了很多健康知识。”近日,淇滨区光明社区居民马金芝高兴地说。
光明社区的义诊活动只是淇滨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淇滨区组织志愿者开展捡拾垃圾、爱心理发、健康义诊、文明交通疏导等志愿服务活动1500余场次,参与群众4.5万人次;组织文艺志愿者深入社区、乡村开展“周周有戏、好戏连台”戏曲下基层活动18场,受益群众1500余人;各中小学常态化开展“学雷锋·文明实践我行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40余场……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犹如温暖人心的民生大礼包,让淇滨区颜值、内涵双提升。
放眼淇滨区,人人参与文明城市创建,汇聚了崇德向善、奋发向上的磅礴力量,形成了共建共享的创建格局,奏响了动人和谐的“创文”乐章,推进“‘淇’心向善,‘滨’彬有礼”文明品牌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