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梁聪 通讯员 向宣垣 曾凡勇
硕果挂枝头,六月桃香浓。眼下正是桃子成熟上市的大好时节,在光山县斛山乡郑湾村、梅岗村、邱大湾村等三大桃园片区,漫山遍野的桃树郁郁葱葱,放眼望去,一个个金灿灿、红彤彤的桃子挂满树梢,弥漫着诱人的果香,让人垂涎欲滴。
近年来,斛山乡在发展特色水果产业过程中,因地制宜,不断调优产业结构,积极引导发展黄桃、蟠桃、水蜜桃等水果种植,充分依托“桃”资源,写好“桃”文章,做活“桃”经济,探索出一条以“桃”为媒的特色农旅融合发展之路,助推产业增效、农户增收。
在斛山乡斛山村浩峰合作社的桃园内,负责人詹晓峰和工人们趁着天气还算凉爽,正在将采摘好的桃子挑选、套袋、装箱。
“从2012年开始,我们合作社先后在斛山村、郑湾村、邱大湾村流转土地1100余亩,主要种植黄油桃、黄金星1号、黄油蟠桃等品种,产品主要销往上海浦西、浙江嘉兴水果批发市场、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等处。今年的早黄桃已经陆续成熟,快要供不应求了,工人每天从凌晨三四点开始采摘,到八九点左右就可以打包完毕,然后冷链运输至销售地。”詹晓峰介绍,“今年黄桃预计平均亩产900~1300斤左右,按市场价计算,年产值可达900万元。我们的鲜桃采摘高峰期将从6月初开始,欢迎大家前来采摘、品尝。”
桃子丰收不仅让果农喜笑颜开,也解决了附近群众的就业问题。从桃树种植季节到桃子丰收季,桃树生长全过程均需要大量人工,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实现了务工、种地两不误,增加了群众收入。
“我从去年开始就到这儿干活了,春天时培土、剪枝,桃子长出来了,就给桃子套袋,现在桃子熟了,就是摘桃子、打包、装箱。平均一天能挣100多块钱,挣钱、顾家两不误,我很知足。”该合作社工人刘阿姨对自己现在的工作很是满意。
斛山乡党委副书记赵悦介绍,斛山乡立足资源禀赋和生态优势,一直将桃产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来抓,积极引导当地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与安徽、江苏桃农合作,先后在斛山乡郑湾村、邱大湾村、陈大院村、梅岗村等流转土地1.3万余亩,兴建了红巨蜜、朝春脆、春密、夏之梦、早超红、中油四号等20余个优质品种的鲜桃种植基地。
为提高桃产品品牌知名度,扩大影响力和竞争力,斛山乡积极搭建信息和资源共享平台,从品种选择、种植、管护、销售等方面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拓宽桃产品销售渠道,引导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通过与线下大型商超、实体店合作,线上媒体平台直播等方式,进行多渠道销售。
“现在斛山的桃产品销量逐年攀升,发展形势很好。接下来,我们还将推动农旅深度融合发展,通过举办桃花节、采摘节等活动,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带动乡村旅游业发展。”赵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