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评论员 温献伟
最近,不少地方推出网约公交车服务,受到市民和游客好评。比如,安徽池州推行网约微公交,以“短平快”为主打,有效补齐出行短板;江苏无锡推出动态公交和响应式停靠公交服务,市民和游客可通过网上下单预约,实现随到随走。
在网约车成为公众出行的重要选择的当下,网约公交车的“破茧而出”,可谓一项有益的创新与尝试。与市场已经趋于饱和的网约车行业相比,网约公交车不仅具有直达式的方便快捷,且其“拼车式”订单,让乘车价格更加亲民,打造出超高性价比。更重要的是,网约公交车与定时定站点的传统公交车形成了有益的互补,弥补了传统公交车路线单一、反复转乘等短板,实现了公交出行的“无死角”覆盖。
在各地积极打造都市便民生活圈的今天,网约公交车的勃兴,不仅是一项惠民便民举措,也是城市公共服务更加精细化的体现。网约公交车提升了城市公交行业的服务质量,极大地改善了公众的出行体验,为公众出行提供了多样化选择,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于高品质生活的需求。这种可贵的探索和模式,值得各地仿效、借鉴。
作为新生事物,网约公交车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某些瓶颈——譬如,宣传力度不足、公交专线资源如何配置、老年群体操作不便等。针对这些难点、堵点,需要相关部门持续发力,完善站点布局,优化运力配置,延伸服务触角,增加适老化服务,让网约公交车真正成为公众的“心头好”,以及出行的优质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