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新能 亩产“吨半粮” 国家农业科技重大项目小麦实打测产观摩会在获嘉县召开

2024-06-07 22:20:33   来源:河南经济报

  6月3日,国家农业科技重大项目“农田智慧施肥”项目课题五“华北中部农艺农机融合的智慧施肥技术集成与示范”小麦实打测产观摩会在获嘉县位庄乡召开。测产专家组由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农机农垦服务中心、河南省土壤肥料工作站、心连心化工有限公司、获嘉县土肥站等单位的七位专家组成,实收测产组组长由河南农业大学原校长介晓磊担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农业大学校长周卫,河南省农科院副院长卫文星,项目负责人、河南省农科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研究员黄绍敏等专家、领导出席活动。

  黄绍敏介绍,该项目针对华北地区农田农艺农机融合不够、高效施肥综合解决方案缺乏等突出问题,以小麦、玉米、大豆等为研究对象,以华北小麦玉米轮作、大豆玉米符合种植或单种模式,依据科学推荐施肥NE系统,综合集成精准智能施肥方法、新型绿色肥料产品、机械施肥技术等,形成既适应小农户田块尺度,又适应规模化农场尺度的华北地区小麦、玉米、大豆智慧施肥综合技术模式,并推广应用。

  农技人员实地察看现场情况后,按照小麦测产技术要求,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对今年的小麦亩穗数、穗粒数等进行测产,并记录小麦穗粒数、千粒重等重要数据,以准确掌握今年小麦产量。整个测产过程严格按照科学取样、科学测算原则,以确保测产数据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准确性。

  示范区所种小麦品种为“伟隆169”,实施了绿色高效氮肥和小麦配方肥,采用种肥同播、根区追肥、无人机撒肥和水肥一体化等智慧施肥技术,秸秆深耕还田、有机肥替代化肥等土壤质量提升技术,全生育期机械化农艺农机融合技术,通过“两智四良”(良种、良法、良机、良技,智能推荐、智慧施肥)提高产量,实现玉米小麦“吨半粮”。

  示范区测产结果为:实收面积4.204亩,籽粒重2705千克,籽粒含水量10.47%,按13%标准含水量折算后,实收产量662.1千克/亩。周边同品种农户种植地块测产结果为:亩穗数44.7万/亩,穗粒数37.5个,千粒重40.6克,理论产量680.6千克/亩,八五折后产量578.5千克/亩。示范区相较周边农户种植地块每亩增产83.6公斤,增产率高达14.5%。

  测产完成后,当地农户表示,今年灌浆期气温高、降水少,穗粒数与千粒重与去年相比较低,往年千粒重可达到45克以上,但今年的小麦品相好,籽粒饱满,品质好于去年。2023年玉米测产结果 842.2千克/亩,今年再次测产,小麦产量662.1千克/亩,达到玉米、小麦“吨半粮”目标。

  黄绍敏表示,今后几年将会一直在这里定位试验和示范,希望能维持在“吨半粮”水平,发挥高标准示范田的潜力,提高化肥的利用率,提高粮食产能,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模式。(记者 郭琳琳)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