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李亚坤 通讯员 常允 文/图
美丽的校园
风劲帆满海天阔,俯指波涛更从容,面对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教育局面,昌华中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科研兴校战略,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稳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在新的教育征程上奋力谱写追赶超越的新篇章。
传承文明血脉,培育时代栋梁。20余年的风雨兼程、与时俱进的改革创新,一代代昌华人凝心聚力、奋楫笃行,共同谱写了昌华中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篇章。如今的昌华中学已成为一所有着良好办学传统和社会声誉的现代化学校,在这一方育人的沃土上,走出了一批批勇于担当、勤于实践、善于创新、德业并重、知性合一的优秀学子,他们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商丘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承地域人文之利 领时代发展之先
昌华中学位于人杰地灵的商丘市,始建于2003年9月,是一所具有独立资质和独立资产的民办学校,占地面积220亩,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管理有序,校园氛围和谐。
走进昌华中学,佳木繁荫,书香氤氲,给人以开势明远、雅致和谐之感。校园自然景色雅致,人文景观和美,现代化建筑、名人塑像、文化长廊与自然景观相互映衬,彰显着学校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文化氛围。学校硬件设施一流,教学区、行政区、运动区、生活区等功能区域布局合理;拥有现代标准化大操场及篮球运动场;每间教室均配备空调和智能饮水机,安装有教学一体机和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覆盖整个校园,教学设备先进、配套齐全;实行住宿生封闭式管理、走读生凭人脸识别系统出入校门制度,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学校分设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形成“三位一体”、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办学格局。目前,在校生8600人,在岗教职工460 人,专任教师420人。其中,特级教师10名、高级教师20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职工65名,省级、市级骨干教师45名。教师队伍老中青结合、梯次清晰、优势互补,建设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敬业奉献、素质过硬的教师团队。
居高声自远,磨砺锋更坚。近年来,在上级教育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学校董事会与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昌华中学凭借现代化教育理念、雄厚的师资力量、精细化管理理念,在创新发展及教育教学方面均取得了优异成绩,先后为国家名牌大学和普通高校输送了近万名优秀学子。
昌华中学优异的教学成绩受到了上级教育部门的充分肯定。建校20多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百强中学”“河南省社会力量办学先进单位”“河南省民办教育先进集体”“河南省民办教育品牌学校” “河南省优秀特色学校”“河南省首届最具影响力学校”“商丘市民办学校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科学化教研兴校 精细化管理治校
优质的教科研水平是积蓄教育教学发展后劲的关键,也是引领昌华中学长足发展、勇当教育“排头兵”的“源头活水”。自建校以来,昌华中学不断强化科研立校、科研兴校战略,持续提升教科研水平,做到高处谋划、细处落实、严以推进,始终坚持教科研与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教学质量相结合,力争做到起点高、落点实、研究深。
教学教研着眼实际、强化实效。昌华中学把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作为教科研工作的目标,抓好“两个坚持”做教研:一是坚持继往开来的方针政策。在以往工作成果的基础上,梳理经验,总结反思,将优秀经验和做法固化下来,将其转化为长效机制。二是坚持分析现状。教科研以解决问题为目的,以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认真研究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和矛盾,谋求破解方法。例如,研究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明确工作思路;如何提升课堂效率,向40分钟要效益;如何科学有效地推进教研工作,实现学生水平和教学模式之间的统一协调。
教学相长、积极引导。昌华中学聚焦教学工作这一中心,努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聚焦教研活动,定期开展每周、每月、每学期不同侧重点的教研活动,进行业务学习、共享经验、交流思考,最终形成科学化、个性化的学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坚持开展“教研组长示范课”“新教师亮相课”“青年教师过关课”“每人一节优质课”“学校优质课比赛”“推门听课”等活动,通过听课、评课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增强教师教研意识,提高业务水平,推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
坚持科学育人。昌华中学聚焦课堂教学主阵地,紧抓教学环节,推动教育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一是根据工作实际和具体学情,明确提出备课的具体要求。做到环节齐全、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设计合理、板书规范、习题适当、反思跟上,从而使教师真正掌握课标,吃透教材,挖掘到位,知识准确。二是严格对标优质课标准。力争每一节课做到主导作用到位,主体全员参与,师生配合默契,精讲多练,层次分明,因材施教,各有所得。三是坚持开展全员听课。学校领导定期下沉教学一线,深入课堂,推门听课,并对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工作进行现场点评。学科教师之间互相听课、评课,并写出完整的听课记录和听课感受,通过相互借鉴,实现共同提升。四是认真检验课堂教学质量。将考试作为一种手段,以限时练、周考、月考、联考等多种考试形式检验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成果,以便及时反馈教学成果,科学调整教学方法,师生共同查漏补缺。此外,学校还定期召开教学质量分析沟通会,对比成绩,找出差距与不足并提出改进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奖惩措施激发广大教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形成敢于竞争、善于竞争的良好局面,从而使全体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保持一份持久的驱动力。
昌华中学坚持强化对毕业班的管理,提出硬要求、落实硬措施,为毕业班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和保障。学校相关责任人根据各班学生成绩,制定和分解班级目标,并依据目标完成情况,对班级和学科教师进行考核与奖励。同时,加大毕业班尖子生培养力度。明确培养对象,落实任务目标,实行弱科承包制度,实时跟踪帮扶,有效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效果;建立月考后“班级教研”制度,交流培优经验,完善培优措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做好教学保障,为提升毕业班教学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昌华中学坚持精细化、制度化管理治校,从严从实管理,筑牢制度根基,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从严从实的管理始终是一个集体走向未来的根基,也是一个团队合力向前的保障。昌华中学建立了权责明晰、权责统一、高校联动的制度机制,通过召开校务会、办公会等方式,将制度管理体系建设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和领导班子重点工作内容,定期对制度的适用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和指导性进行审视,及时做好废改立工作。形成制度清单、计划清单,列出时间点、责任人。责任主体履职尽责方面,推进执行《校长岗位职责》《年级组长岗位职责》《教研组长岗位职责》《教师教学常规细则》《班主任一日常规》《教师一日工作常规》等具体制度,并将制度执行情况纳入教师个人考核范畴。教育教学制度方面,按照“校级—级部—班主任—教师—学生”的五级管理模式,实现分管负责、岗位负责、班级负责、课堂负责,做到扎紧制度的“笼子”,发挥制度效能。学校针对不同领域采取不同的监督、提醒模式,例如对于备课组,采取推门听课、教案作业检查等形式促进制度落实。同时,常态化巡查早读、午休、晚自习、晚寝等情况,及时反馈,督促制度执行。对于违反制度、纪律的情况,按照程序进行处理,处理时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提高制度执行力。
坚守育人本色 培育时代新人
凝心塑魂,少年养成。昌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以学生的养成教育为抓手,从细节入手,对学生的文明礼貌、仪表仪容积食堂就餐、寝室卫生等行为习惯常抓不懈,逐步使学生养成遵规守纪、尊重他人、团结互助、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昌华中学从高处着眼、从细处出发、从实处着力,定期开展多种主题的实践活动,落实在活动中铸魂育人的德育目标。例如,开展国防教育暨新生军训活动,不仅磨砺了同学们的意志、强健了其体魄,更激发了他们热爱祖国、守卫祖国的豪情;组织经典古诗词诵读大赛、诗词大会,将传统文化作为有效资源,在潜移默化中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举办主题升旗仪式,激发全体学生热爱祖国、承担时代责任的情怀;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等,让同学们在具体的实践中承担责任、涵养情怀;举行红歌比赛、校园歌手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效推进了素质教育,把素质教育落实到了具体的文化实践中。
新时代召唤新担当,新征程期待新跨越。一代代矢志教育、扎根昌华中学的教育工作者,秉承 “厚德博学,求实创新 ”的校训,以执着坚毅的品格和孜孜以求的精神,争当教育创新创优“排头兵”,把握创新发展的新机遇,助力学校乘势而上,谱写追赶超越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