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县西岗镇江屯村 天麻变身“金疙瘩” 村民家门口吃上“产业饭”

2024-06-13 10:25:57   来源:河南经济报

  “别看表面啥都没有,里边可藏着宝呢!”近日,淇县西岗镇江屯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常志华来到淇县中药材智慧产业园(中药材生态种植示范基地),查看天麻长势。看着长势不错的天麻,常志华喜上眉梢,他表示目前天麻已经像鸡蛋一样大了,几个月后便能收获首批成品天麻了。

  让人感到新奇的是,江屯村的中药材生态种植示范基地是在废弃猪场的基础上改建的。几十栋猪舍变身天麻育苗舍,养猪场工作人员在此分别以地面平铺、筐式栽培等技术种植天麻。而在猪舍之间的空地,则分别种植了白芨、射干、麦冬、山茱萸等中药材。

  常志华介绍,为高效盘活村里闲置的大型猪场,他们先后到湖北、云南等地考察,敏锐地把握中药材市场发展趋势,锚定以天麻为主的中草药生态种植发展方向,积极开展精准招商,打造了中药材智慧产业园项目。该项目总投资3亿元,打造集中药材种苗研发、示范种植、产品加工和贸易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区。

  记者了解到,该项目共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投资5100万元,主要建设科研中心及中药材育苗基地两大区域;二期投资2亿元,主要建设中药材产品深加工园区和专业育种区;三期投资2.7亿元,主要打造集高标准中药材试验田、电商园区、药用植物观赏、中医药文化传承、健康养生体验等于一体的中医药文旅小镇。项目整体投产后,预计年产值3.7亿元。

  “在淇县中药材智慧产业园,‘生态’二字大有文章。先进的技术,不仅实现了提质增效、节约土地、保护耕地、盘活资产的目标,还能带动周边农户种植天麻、吸纳周边村民就近务工。”淇县西岗镇党委书记马江鲲介绍,天麻对育种、种植技术和生长环境的要求很高,地面平铺、筐式栽培技术的优势是种植面积小、劳动强度低、经济效益高、种植技术普及率高,解决了传统天麻种植“种一地、换一地、歇三年”的难题,既适合规模化发展,也可发展“庭院经济”。

  值得一提的是,淇县西岗镇立足于闲置猪场多、闲置庭院多的实际情况,目前正积极引导企业按照党建引领、企业主导、农户参与的发展理念,采取“党支部+公司+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一方面引导企业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劳务补贴等形式拓宽群众增收路径;另一方面通过提供天麻菌苗、技术服务和保价回收产品等形式带动更多群众在废弃厂房、庭院等处种植天麻,打造天麻良种繁育、示范种植、产地加工、市场销售一体化产业链,形成产业联盟,带动群众共同致富。 (记者 曹永飞 通讯员 王玉姣)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