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史新旗 通讯员 吴成海 潘婉丽
夏日炎炎,瓜果飘香。记者在夏邑县北岭镇、太平镇等地看到,瓜农们正利用晴好天气采摘、装运、销售西瓜,道路两边瓜车一眼望不到头,绵延数公里,勾勒出一幅喜人的丰收画卷。
夏邑县是中国第三个、河南第一个“西瓜之乡”,“夏邑西瓜”已成为知名区域公用品牌,享誉大江南北。
夏邑县地处豫东平原,特殊的含沙含硒土壤非常适合西瓜种植。近年来,当地政府在此基础之上因势利导,加大扶持力度,逐渐把西瓜产业做大做强。2024年,该县优质西瓜种植面积稳定在20万亩,其中设施西瓜种植面积17万亩,预计总产量70万吨。
目前,夏邑县西瓜种植户以家庭农场为主,从业者大多年龄在35岁左右。
当地税务部门工作人员说:“据统计,夏邑现有西瓜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326家,西瓜种植户8000多户,西瓜经纪人200多人,职业验瓜师150多人,交易市场130余个,从事西瓜种植、运输、销售的总人数有8万多人。”
太平镇杨洼村村民杨红卫已种了十几年的西瓜。
在他的记忆中,村里从分散种植到规模种植,从推车零卖到整车销售、电商交易,从靠天吃饭到技术革新,十年间,西瓜产业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衍生了新型职业——验瓜师、西瓜经纪人等,极大地缓解了当地新农人的就业压力,让一大批新农人成为技术型人才,西瓜种植也逐渐走向规模化、产业化,让无数瓜农走上了致富路。
“我种了100亩西瓜,品种是‘早佳8424’和‘美都711’。今年的西瓜产量高、价格好,亩产7000斤左右,每斤收购价3元左右,除去成本,每亩净利润1.6万元左右。”杨红卫乐呵呵地说,“我们种植的西瓜不愁卖,税务工作人员运用税收大数据帮我对接了大型超市、零售商、批发商十余家。现在,地里的西瓜已经被预订完了,都是现场结算。”
据了解,夏邑县西瓜产业利用税收红利的“减法”,换取技术赋能的“加法”,通过拱棚多层覆盖形式种植,采用“自根—非嫁接”栽培技术,与嫁接栽培相比,既可以缩短西瓜田间生长时间,使产品提前上市,又保留了西瓜固有风味和口感。
夏邑县北岭镇吴统乐家庭农场负责人武统乐说:“我们还探索出‘三棚四膜’多层覆盖新技术,即‘两层大棚+小棚+地膜覆盖栽培’方式,打造‘昼夜温差大的小气候’,实现提早上市,增加含糖量,所产西瓜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税务干部上门辅导,讲解税收优惠政策,解决涉税问题,为我们西瓜产销增加了底气和信心。”夏邑县绿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帅说,“目前,我们享受了自产自销农产品免征增值税减免政策,在这样的优惠政策下,大家的腰包鼓了,信心更足了。”
为助力西瓜特色产业发展,商丘市税务部门组建“涉农税惠团队”,主动上门开展税费政策宣传和辅导,“政策落实+精准服务”双管齐下,持续为瓜农送上税惠“大礼包”。同时,还立足税收职能,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开设“西瓜窗口”,便于瓜农代开发票,压缩开票时间,畅通办税渠道,做好“后勤”服务,确保税惠红利直达快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