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曹永飞 通讯员 马飞 李忠霜
近年来,鹤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实施、高标准管理”的建设理念,确立“突出特色、增大绿量、提升档次、建设精品”的工作思路,系统打造“‘1234’+N”工作模式,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秉承工匠、绣花两种精神,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紧抓规划、建设、管理、服务四大环节,实施N个专项行动,打造精致幸福之城,围绕淇河风貌带,引绿入城,形成“一带一环七廊多节点”的绿地结构,实现生态、园林、景观、人文的融合与统一,倾力打造舒适、慢生活、深呼吸的生态园林示范区。
坚持“路绿一体”,“一路一景”构建“一环七廊”
示范区加大投入力度,着力建设“一环七廊”,连接城市绿网。“一环”,指南海路、京港澳高速、范辉高速、京广铁路两侧防护绿带形成的城市生态绿环;“七廊”,即依托淇水关路、鹤淇大道、泰山路、六盘山路、富春江路、新安江路、嘉陵江路7条道路绿地景观形成城市景观廊道。
对淇河南岸六盘山路、富春江路、新安江路等6条道路,按照“一路一景”理念,赋予“玉、棠、荆、桂、松、竹”6个主题,主要栽植玉兰、海棠、紫荆、桂花、雪松和刚竹等。在“一路一景”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造“一街一角”,建设精品城市园林景观。完成对泰山路、淇水关路等7条道路的绿化彩化美化,实现示范区主城区机动车非机动车隔离带观花观叶植物全覆盖。
同时,以道路景观化、服务便捷化、设施智能化为目标,一体推进鹤淇大道、淇水大道、泰山路等道路人行道、公交港湾、智慧合杆、骑行路、路侧绿地等建设,设置绿道驿站、公厕、淇河书屋、休闲廊架、座椅、标识牌等便民服务设施。截至目前,示范区已建设绿道长度约60公里,实现了绿色出行全域化。
坚持“水绿一体”,“一带多节点”完善生态绿网
示范区以城市公园、滨水绿带等形式加强城市景观资源保护,让公园、游园、广场、集中式附属绿地、水体等绿色空间与街道、厂区、居住区、公共建筑等建筑用地相互穿插、相互交织,形成绿城镶嵌格局。
高标准推进淇河生态风貌带建设,建成以植物科普为主的淇水关植物园,以“樱华繁春”为主题的淇水樱华园,以淇河卫国文化和竹文化为内涵的淇澳翠境园,以封神演艺为文化渊源的朝歌文化园,以自然风光为主的淇河南岸森林公园,以湿地风光为主的淇河下游湿地公园,形成了“一湾碧水揽新城,六园一岛入画来”的生态景观。
坚持“绿化共享”,提高生态景观绿化水平
示范区按照城市公园化要求,见缝插绿、拆违建绿、拆违透绿,以路长制为抓手,全面排查道路绿地,大力开展补植补栽,消除黄土裸露现象,扎实做好树池植绿,通过持续新增绿地、优化绿地布局,城市绿地分布更趋合理。
为进一步满足市民亲近自然的需求,示范区拓展公园绿地开放共享新空间,满足群众休闲游憩、运动健身的需求,以淇水樱华园和淇澳翠境园为开放共享试点,打造帐篷露营区、娱乐活动区等。良好的绿化环境也带来了生态效益,天鹅、白鹭等聚集在这里,形成了“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百鸟争鸣,人、水、生物和谐共生”的生态景观。
坚持垃圾分类,营造“垃圾分类人人参与”氛围
示范区建立宣传队伍,发挥垃圾分类指引员、社区志愿者等的力量,以入户宣传、派发宣传资料、桶前值守劝导、分类示范指导等多种形式,营造“垃圾分类人人知晓、垃圾分类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按照规范、方便、整洁、有序的原则,开展垃圾投放设施专项整治行动,落实“四色”垃圾桶规范摆放,清理不规范容器,解决杂色桶问题,优化调整投放点垃圾桶数量,并加贴垃圾分类标识,实现垃圾分类配套设施全域覆盖。
在街道、社区、小区开展垃圾分类学习培训,定期督导检查垃圾亭管理维护情况,对垃圾分类的投放、收集、运输、处置4个环节进行指导,推动全社会分类、全区域分类、全过程分类、全物品分类,不断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