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谷太磊 通讯员 李鑫
近年来,面对青年人外出务工,留守老人、留守儿童服务保障不足等现实问题,济源大峪镇坚持党建引领,积极开展“党建+服务”活动,将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关爱服务落细落实,共同托起“一老一小”的幸福生活,建设和美乡村。
一是持续关注儿童教育。2023年,该镇为3名小学生、 4名中学生申请了3年的春蕾女童救助资金,并召开2期“点亮微心愿 圆梦促成长”圆梦仪式,帮助22名困境儿童实现微心愿。2024年“六一”儿童节之际,桥沟村为村内小学和幼儿园共93名学生发放学习大礼包。同时,多个行政村为学生设置升学奖励金,例如三岔河村为考上济源一中、一本院校、博士的学生分别奖励1000元、2000元、3000元,鼓励儿童认真学习。
二是不断提升助老服务。该镇共有养老服务中心3处,敬老院1处,为88名老年人提供全天候照料,大奎岭村和王庄村养老中心2处,各为30名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另有1处在建养老服务中心。该镇根据老年人需求,不定期为养老服务中心提供米、面粉、油等生活物资,实地查看养老设施是否到位,并为老年人送表演、送戏曲、送电影等,极大地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是关注“朝夕”身心健康。暑假期间,各村利用农家书屋开展关爱留守儿童读书活动,并进行防溺水宣传,确保儿童暑期安全。开展“小桔灯”文明实践心理健康志愿服务活动,促进全镇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依托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常态化开展老年人义诊、义剪活动;在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节点,为留守老人送慰问物资,一起共吃团圆饭、话家常等;桥沟村为70岁以上老年人合作医疗补贴30元,为65岁以上老年人意外保险补贴10元,让留守老人不再孤独,让在外子女少些牵挂。
“一老一小”,一头连着“夕阳”,一头连着“朝阳”,是事关千家万户的重大民生问题。该镇将持续健全相关制度体系,进一步加大老年活动场所、儿童之家、老年幸福食堂等设施建设,提升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的关爱服务工作水平,切实做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老有颐养”,让“一老一小”享受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