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结合 向“坑老”保健食品亮剑

2024-07-05 22:35:02   来源:河南经济报

  ■河南经济报评论员 温献伟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食品标签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非保健食品不得明示、暗示具有保健功能(功效),不得标称“特供”“专供”“内供”党政机关和军队等内容。

  当前,市场上的保健食品可谓五花八门、名目繁多,批准单位和部门也各不相同,让消费者真假难辨。其实,保健食品的批准上市单位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且都统一标注“蓝帽子”标志。那些打着其他政府部门批准旗号的所谓保健食品,都是在利用消费者的局限认知大打法律法规的“擦边球”。

  保健食品关乎人民群众健康,乱象频出的保健食品市场,不仅有违市场诚信原则,侵害消费者知情权,更可能为消费者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征求意见稿》的出台,再次为保健食品生产经营者立规矩、划红线,发出鲜明的市场警示,这无疑是一个利民的好消息。

  保健食品安全无小事。在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背景下,在笔者看来,各级市场监管部门需要以此为利好契机,一方面要通过大力举办宣传普及活动,提高人民群众对于保健食品的辨识能力,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要进一步提升保健食品正确标注的知晓率、覆盖率,谨防农村地区成为保健食品乱象高发区。另一方面,针对当前五花八门的保健食品,各地不妨开展专项巡查行动,按照“四个最严”的食品安全监管标准,通过摸排和抽检,将鱼目混珠的保健食品拒之于市场之外,强力为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