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杜美丽 通讯员 李拥军 文/图
工人在采收牡丹籽
“林下牡丹籽底价1万元,最终以4.8万元成交。第一年上市就有满满的收获,通过公开招标方式进行采摘,效益大大超出我们的预期。今后,我们将有序扩大种植面积,进一步提高林业综合效益。”在招标现场,温县林业发展服务中心林科所相关负责人激动地说。
油用牡丹是集食用、药用保健、观赏等多种价值于一体的新兴木本油料树种,耐寒、耐旱、耐瘠薄,一年种百年收,被誉为“铁杆庄稼”,具有高产出、高含油率、高品质和低成本等“三高一低”特点,其叶、花、籽、油可食用或药用,市场开发潜力巨大。
温县林业发展服务中心林科所国家毛白杨良种基地有林地面积1000余亩,非常适宜阴性植物油用牡丹的种植。近年来,温县林业发展服务中心林科所坚持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之路,依托丰富林下空间,采取“上乔下灌”模式,试验培育油用牡丹200余亩。花开时节,周边群众纷纷来此打卡,并吸引了全国各地采购商慕名求购牡丹籽根。虽历经近年市场波动,但目前牡丹籽根产品供不应求。
为抓住难得市场机遇,实现基地效益最大化,近日,温县林业发展服务中心召开温县林科所牡丹籽拍卖会,聘请专业拍卖师执拍,来自安徽、江苏、河南等地7位客商参与竞拍,经过36轮激烈竞标,200亩牡丹籽以4.8万元成交。通过拍卖形式处置国有资产,有效创新了林产品交易模式,增加了国有资产收益率,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