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评论员 温献伟
“在医院挂门诊号看病,医生却给开了一张手写的单子,让我去医院对面新特药服务中心买药,而且价格也比较贵。”近期,针对医生指定药店买药现象,媒体调查发现确实在不少地方存在。而涉事药店相关负责人皆称不便接受采访。
在医院挂号、看病、买药,这是人皆尽知的流程和常识。某些医生指引患者到专门的药店购药,且药品价格较高,涉事药店又环顾左右,闪烁其词,这不能不让人疑窦丛生,产生联想——莫非医生和药店私下有着利益勾连?医生是在暗中吃回扣?
平心而论,医院药品并非时时配备齐全。由于各种原因,缺少某种药品也在情理之中。但这种问题,完全可以借助外配处方机制解决。不过,其前提是医生不能指定药店。医生指定药店乃至暗中吃回扣,在加重患者经济成本的同时,还有违医德医风,涉嫌违规违法。
医生不能指定药店购药,这不仅是医德医风要求所在,更是各地卫生管理部门的明确规定。在大力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当前,医疗系统反腐力度持续深入,此类看似平常的“暗流”,势必应纳入监管和整治范围,以此进一步净化医疗系统风气和就医环境。
“偶尔去治愈,经常去帮助,总是在安慰”,这一句著名的医学名言,传递着这样的医学力量:医患之间应该建立利益共同体、情感共同体、道德共同体、价值共同体。由此,愿这句名言能够成为某些医务工作者涤荡身心的行为准则和精神坐标,以一颗术精德高的医者仁心,为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