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高青坡 通讯员 焦萌 姬冠鹏
“当前农田管理的主要任务是防病防虫,所以‘一喷多促’显得尤为重要……”8月13日上午,叶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郭旺正在昆阳街道三里湾村的秋田里,一遍一遍地为群众讲解玉米中后期管理要点,并耐心指导群众配药、施肥。
据郭旺介绍,自6月以来,他已先后跑了14个乡(镇、街道)的30多个村庄,指导和帮助村里种植大户、群众开展秋作物田间管理。
眼下,在叶县,像郭旺一样每天在农田里忙碌的农业技术人员达30多人。
叶县辖18个乡(镇、街道)、554个行政村,有90万口人,耕地120万亩,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花生、大豆、红薯等,每年粮食产量稳定在70万吨以上,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县。
仓廪丰实、天下福安。为切实提升农业生产水平,近年来,叶县坚持“农业+”模式,坚持高标准农田推进全域化、建设标准化、管理智能化、经营集约化、管护常态化同步实施,提高标准、自加压力,除用好上级支持资金外,自筹70%以上资金,按照亩均投入4000元以上的标准,集中连片打造高标准农田示范区3万亩,设置气象服务站、配备水肥一体机,通过特联网实现了远程遥控灌溉、治虫防病……县财政还每年拿出1000万元,对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实施管护,实现了由“粮田”到“良田”的转变,先后扛回了“国家粮食大县”等一批“国”字号荣誉。
今年以来,叶县上下全力以赴抗旱浇麦、精细管理,最终小麦再夺丰收。入夏以后又逢多雨,叶县迅速调整策略,组织人员疏浚沟渠、排水除涝、加强田间管理,保障了秋作物的及时播种和旺盛生长。
樊武飞是叶县任店镇任店二村种植大户,流转土地4000多亩,种植有玉米、花生、大豆,涉及任店、夏李、九龙等多个乡(镇、街道)。
在叶县全力抗旱保秋工作的推动下,前期,樊武飞利用井、渠的水源,采用滴灌的方式把地浇了一遍。加之近期降雨充沛,绿莹莹的秋作物已经1米多高。“这是叶县推广的密植玉米,每亩还给俺300元的补助,种植非常成功。”他高兴地说。
“目前,叶县秋作物不旱也不涝,整体长势喜人。”叶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赵春峰说,为搞好秋作物中后期管理,叶县专门成立领导组,统一组织协调和有序推进农业生产工作。叶县农业农村局专门成立技术服务团,自6月18日开始,农机、植保、水肥等6个组别的30多名农技专家奔赴田间地头,指导群众开展秋作物管理。乡村两级也成立志愿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帮助群众抗旱排涝、搞好生产,全面引导群众因地、因苗、因时做好田间管理。
“我们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绘就乡村全面振兴新画卷。”叶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魏进庚说,“目前,秋作物的生长到了关键期,必须采取有力有效措施,稳步推进、抓实抓牢秋作物田间管理,确保秋粮增产增收,牢牢扛稳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