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评论员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要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
生态兴则文明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两个纲领性文件出台,构筑起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四梁八柱”,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全面系统部署安排。
新时代,党中央带领亿万人民向污染宣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显著标志。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平均浓度持续下降,成为全球空气质量改善最快的国家。全国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达到87.9%,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累计减少固体废物进口1亿吨。治沙种草成效明显,在世界上率先实现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双减少”。绿色转型持续发力,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装机都稳居世界第一……一系列重大成就,见证了美丽中国建设迈出的重大步伐。如今,祖国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河南砥砺奋进,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美丽河南越发可感可及。截至目前,大气环境质量稳定向好,PM2.5、PM10、优良天数三项指标改善幅度均居全国前列;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国家考核的62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水质全部达到考核要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库陶岔取水口及总干渠河南出境水质稳定保持Ⅱ类及以上,保障“一泓清水永续北上”;土壤环境质量、自然生态状况、城市声环境和辐射环境质量总体稳定。此外,我省已累计创成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19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7个,基本形成了点面结合、广泛分布的创建格局,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未来,我省还将以大力实施“美丽河南先行区建设、绿色低碳转型、大气污染防治、水环境改善、土壤污染防治与农村环境治理、‘清水入黄河’、南水北调水质保障、自然生态保护、生态环境风险防范、环境治理能力提升”十大工程为抓手,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久久为功、善作善成,定能绘就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美丽河南多彩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