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岂能成为一门生意

2024-08-27 10:09:15   来源:河南经济报

  ■河南经济报评论员 温献伟

  “冲上热搜排行榜收费5万元,冲上非热搜排行榜收费2万元。如果想在榜单持续较长时间,要价就会更高……”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人为制造热搜,通过虚假流量误导公众,扰乱网络生态。

  随着平台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流量时代”的到来,“流量为王”成为不少商家笃信和奉行的圭臬,为此苦心钻营“生财之道”。与此同时,热搜作为一种流量榜单,无论是提升商家知名度,还是扩大产品销售额,显然都是一种快速获得利益的优质载体。因此,不法分子利用商家这种急功近利的迫切“需求”,大肆招募网络水军,通过收费人为制造热搜,炮制虚假流量误导公众。

  收费制造热搜,热搜变成生意,此种乱象并不鲜见。据报道,新乡警方近日成功摧毁了一个拥有大量“网红”“大V”号的特大网络水军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276人。该网络水军犯罪团伙涉及虚假微博“转、赞、评”操作达8亿次,涉案金额达5000余万元。收费制造热搜,以流量之虚,行坑蒙之实,不仅严重误导公众,侵害消费者利益,涉嫌违规违法,也影响和破坏平台经济的健康发展,污染和扰乱网络生态。

  遏制和打击此类乱象,需要多方联手协作、形成合力。相关部门需要全链条、全平台进行监管,严厉整治网络水军,全力铲除灰色产业链,持之以恒净化网络生态环境。平台要健全完善热搜榜单准入机制,严格监测和甄别上榜信息,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商家也需要清醒认识到,追求“流量为王”无可厚非,但其前提是“内容为王”“产品为王”。花钱上榜,沽名钓誉,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一旦露馅穿帮,就很可能“墙倒众人推”,“赔了夫人又折兵”。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