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金艳
曾刮起贵族水果风的“阳光玫瑰”葡萄,今年似乎鲜有人问津,部分“阳光玫瑰”零售价更是创下3元一斤新低,与最高位时300元一斤相比,暴跌100倍,葡萄中的“爱马仕”为什么不受宠了。对此,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价格何以暴跌
“7月的高温多雨天气导致出现‘烧棚’现象。‘烧棚果’甜度不够且难储存,果农着急脱手,所以收购价每斤才1元。”在郑州市二七区航海路旁售卖“阳光玫瑰”葡萄的果农刘建国说。
“‘阳光玫瑰’4.98元一斤,价格下跌,销量也没往年高。”郑州市金水区红专路上一家水果店的店员介绍。
网红水果有短暂红利期,一旦有了新品种,果农就会扩大种植规模,市场随之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此外,种植户的种植技术良莠不齐,导致果品品质无法保证,从而使品质与价格双双“跳水”。
低价下仍有盈利空间
郑州市金水区未来路上一家水果店负责人王刚一边整理水果货架一边说:“‘阳光玫瑰’现在的价格相比之前确实有所下降,不过我们店里主打产品还是‘阳光玫瑰’,因为高品质仍能售出高价格。”
在郑州市金水区燕庄农贸市场的一家高档水果批发摊位前,忙碌着装箱打包的商户李九成介绍:“‘阳光玫瑰’耐放,跟其他品种比起来不怕挤压,品质好的果子卖得还是很好的。”
另一家批发摊位的老板接着说:“卖得好不好,跟包装方式也有关系,礼盒装、带独立保鲜膜包装的基本不够卖,大箱散装或者果皮有轻度斑点的,价格会稍低一些。”
品种创新,何去何从
面对被捧上“神坛”,又归于平凡的“阳光玫瑰”葡萄,有人对水果品种创新的必要性提出了疑问:我们有必要进行水果品种创新吗?
对此,河南农业大学教师王君坦言:“水果品种创新是有必要的。一方面,因为消费者对水果的需求是多样化的,消费者对水果的需求已经从基本的营养补充转变为更加注重品质、口感和便利性,这促进了水果行业的竞争逻辑从单一的价格竞争转向价格、服务、品牌等多维度综合竞争。另一方面,消费者的偏好日益多样,水果品类间的竞争也会日益加剧,每一类水果新品种,想要长期发展都需要迎合大众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