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许丽娟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帮助我们建立优质芝麻生产基地,指导我们开发高木酚素小磨香油、芝麻酱、炒香芝麻等系列高品质产品,为我们的产品升级注入了源动力。”日前,在上蔡县优质专用芝麻新品种及配套高效生产技术示范现场观摩会上,河南盛世良农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永星对芝麻产业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观摩会上,经来自河南省种业发展中心及周口市农业科学院、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漯河市农业科学院等单位专家现场测定,上蔡县塔桥镇120亩郑芝HL06折亩产162.71公斤,邵店镇150亩郑芝HL12折亩产169.36公斤,较非示范田增产30%以上。
“优质专用芝麻新品种及配套高效生产技术示范”项目负责人、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梅鸿献博士告诉记者,郑芝HL06和郑芝HL12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最新培育的高木酚素芝麻新品种,木酚素含量为0.6%~1%,是常规品种的2~3倍。芝麻木酚素能消除人体内自由基,具有去脂降压、抗血栓形成等作用,高木酚素芝麻及其制品正逐步成为国际畅销的保健食品。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正与上蔡县芝麻加工企业及多家种植专业合作社一起建立优质专用芝麻生产基地,探索“科研单位+专业合作社+加工企业”的高木酚素专用芝麻产品生产模式,通过政府引导、科研支撑、企业带动、专业合作社实施,实现“三产”融合。近两年,在“优质秋粮及特色作物绿色高效发展专项”的支持下,他们新集成了线性精准播种、滴灌水肥一体化和病虫草害综合防控等高效生产技术,在上蔡、平舆、项城等县(市)进行示范推广,实现芝麻精准定量定位播种,降低田间用工成本,显著提高种植效益,可大幅提升芝麻生产水平,推动我省芝麻生产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处副处长陈琼介绍,近年来,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坚持科技下乡、人才下沉、服务三农,加快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先后和38个县(市、区)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充分发挥院县双方资源互补优势,搭建起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快速通道,探索出依靠科技实现粮食增产增收、农业提质增效的发展模式,带动区域农业品牌做大做强,以科技创新赋能县域农业高质量发展,为我省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省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