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吉娜 通讯员 王自行 黄俊伟
眼下正是蜜薯种植的好时节。8月27日,在郏县广阔天地乡大李庄村知青益农科技示范园里,一个个大棚整齐排列,错落有致;大棚里,工人们有条不紊,分工协作,各司其职,翻土、挖沟、插苗……一派繁忙景象。
“现在正种植的是第二茬,到11月底12月初收获,第一茬前几天刚刚收完,虽是试种,但收成很好,形势非常乐观。我们种植的蜜薯淀粉含量足,上笼清蒸、下锅煮饭,入口流蜜,香甜软糯,虽高于市场价,却深受用户青睐。”种植大户程广慧开心地说。
近年来,广阔天地乡挖掘自身资源优势,因地制宜,产业特色日渐凸显。他们在蜜薯种植、蔬菜特供等土特产上做文章,邀请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红薯专家蒋旭通过实地考察、品种选育,于今年2月培育出47个大棚脱毒红薯苗,有哈密、玛莎莉、红瑶3个品种,4月开始移栽,8月份进入成熟收获期,亩产1500余公斤,每公斤2.4元~2.6元,产品由河北石家庄、山东莱芜、陕西延安等地大型超市进行订单收购,仅省外销量就达6万余公斤,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50余个,同步注册“广天薯园”“广阔田园”等农业品牌在全国进行销售,初步形成了“育、产、销”全产业链条。
在离广阔天地乡20公里的堂街镇曹庄村葡萄园内,一串串葡萄晶莹剔透,像玛瑙一样惹人喜爱。
“俺这葡萄园今年刚开园,前来体验采摘的游客就络绎不绝,刚进入丰产期,订单已是源源不断……”曹军朋说,该葡萄园占地15亩,种植的是巨峰葡萄,除以订单形式供给周边和平顶山市区的商超外,还打造了观光采摘模式,年收入可达20万元。
据了解,曹庄村村民曹军朋今年46岁,2015年,在堂街镇政府和曹庄村村委会的支持下,他开始尝试葡萄种植,经过几年的辛勤耕耘和不断摸索,逐渐掌握了葡萄种植技巧。他注重科学管理,定期为葡萄施肥、修剪枝叶,让葡萄自然成熟,吃起来酸甜可口。
曹军朋不仅让自己富起来,还为当地10多名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他主动为有意向的种植户传授管理经验、分享品种知识、指导种植技术,带领大家一起增收致富。
大李庄村蜜薯、曹庄村葡萄的成功种植经验,是郏县发展订单农业的缩影。近年来,郏县立足资源优势,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订单农业,降低种植风险,让种植户真正吃上了“定心丸”;该县把订单农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的一项重要措施,着力构建“企业+公司+合作社+农民”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鼓励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电商、超市等市场主体对接基地,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为全县42家农产品加工企业“搭台”,极大地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群众的致富路子越来越宽广。据统计,全县今年新发展设施大棚800余座,总数达到4800座,累计发展设施农业面积达到7200余亩,特色果蔬菌种植面积达到3.6万亩,产值3.9亿元,其中订单销售占60%以上;带动群众就业达4.1万人,带动群众从事生产、管理、运输、销售、社会化服务等1.2万人,走出了特色产业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高质量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