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评论员 温献伟
媒体调查发现,随着中秋佳节临近,受近年来“廉政风”影响,今年的月饼市场悄然刮起了一股“简约风”,厂家不断给月饼包装“瘦身”,尽可能地减少铺张浪费,用更多的诚意给消费者带来实惠。
这些年来,天价月饼、豪华月饼屡屡成为新闻话题。作为中华传统佳节文化价值的重要载体,天价月饼、豪华月饼等不仅偏离节日初衷,让节日走样变味儿,也增加了消费者的经济负担,更为公款消费和腐败滋生提供了温床。
为有效遏制和整治天价月饼、豪华月饼,政府部门近年来重拳频出——无论是大力营造“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环境,积极倡导理性消费,还是为月饼“尺寸”和包装划红线、立规矩,用“四个最严”强化月饼生产、流通、消费全链条监管,在这些举措的共同推进下,百姓消费愈发理性,月饼生产企业社会责任感愈发增强,整体治理成效愈发显著。因此,今年月饼市场刮起“简约风”,当在情理和预料之中。
不过,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整治天价月饼、豪华月饼并非一蹴而就之事。如何巩固这一来之不易的成果,持续筑牢天价月饼、豪华月饼治理的坚固防线,仍需要政府部门坚持“零容忍”的态度不变,猛药去疴的决心不减,严厉惩处的尺度不松。据报道,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四部门再次联手,对遏制“天价”月饼进行了专题研究部署。这再次表明,尽管月饼市场劲吹“简约风”,但眼下并非高奏凯歌之时。从局部来讲,某些地方的天价月饼、豪华月饼还在不断更换“马甲”,逃避监管;从全局而言,此种乱象也依然存在死灰复燃的可能。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月饼市场治理是一场耐心战、持久战。营造风清气正、文明祥和的节日氛围,促进月饼回归文化本义和市场定位,既需要相关部门严厉打击违规违法乱象,形成强有力的震慑,也需要更好畅通消费者的监督举报渠道,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更需要相关部门通过节前警示等手段,持续开展好廉洁廉政教育,进一步促进政府部门和党员干部带头践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 驰而不息、久久为功,以此净化中秋月饼市场,重塑市场良好风气,让中秋佳节绽放最本真、最本质的节日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