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评论员 温献伟
近日,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组织开展“在线旅游平台酒店预退订规则调查”。调查发现,逾四成酒店预订后“不可取消”,其中6家平台被约谈整改。
现实生活中,人们制定出行规划后,由于各种原因,往往“计划赶不上变化”。酒店预退订因而成为一种常见现象。但不知何时起,“预订容易退订难”成为某些平台和酒店较为普遍的惯例。据报道,酒店退订难可谓花样百出:既有“15至30分钟内免费取消”的严苛条款,也有购买“取消险”才能退订的附加条款,更有“不可取消”的霸王条款。
预订之日热情待客,笑脸相迎;退订之时冷若冰霜,置若罔闻。相关平台和酒店方“前恭后倨”的双面“脸谱”,既让消费者有苦难言,利益受损,也拉低了平台信誉和酒店行业的整体形象。诚然,消费者退订会对酒店营销和客房资源配置带来一定影响,但这绝不意味着相关平台和酒店可以单方面任性设置霸王条款,一味将自身利益最大化,以此侵害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
事实上,这些年来,阶梯式退改政策已在相关领域和行业实施。多位专家也提出在相关平台和酒店行业健全完善退订政策,不少酒店已先行先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阶梯式退改政策的核心规则,就是遵照距离入住时间远近确定退款额度。如此,既能避免消费者的全额预订款“打了水漂”,也能最大限度兼顾相关平台和酒店的利益。
眼下,多家平台被约谈整改,这释放出一个鲜明信号: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新时代,霸王条款注定行之不远。相关平台和酒店只有制订公平合理的价格吸引消费者、以优质贴心的服务善待消费者,才能在业界建立起良好的口碑,赢得自身发展壮大的源动力,共同助力酒店行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