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评论员 温献伟
10月3日,一名学生向江苏徐州睢宁县教育局举报学校补课,却遭到教育局工作人员连番怒怼,还被要求背诵课文,引发网友关注。翌日,徐州市教育局回应称,将加强对值班工作人员的管理。
近年来,在“一切为了成绩”“一切为了高考”的教育指挥棒的驱使下,违规补课特别是利用假期“突击”补课现象,似乎成了教育行业和不少学校的一种惯例。原本,针对假期违规补课乱象,作为负有监管职责的教育部门,理应在接到举报后及时叫停,谁承想,举报人竟然遭到工作人员的连番怒怼,如此做派,令人讶然。
无独有偶,几乎是在此事件曝光的同时,另有媒体报道称,一些地方的高三学生被要求提前返校上课。不过,与上述新闻不同的是,这些地方违规补课的做法,无一例外被当地教育部门紧急叫停。多地通报都提出要求(大意):让学生充分享受假期、放松身心,更好地投入下一阶段学习。这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情怀,与前述新闻事件可谓形成了强烈反差,妍媸互见之下,映照出不同地方教育部门的作风优劣。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这是强调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的古训。在推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和迈进的新时代里,依据相关制度法规,特别需要明确的是,节假日安排学生补课,无论学校基于怎样的考虑,抑或有着怎样良好的初衷,都是不被允许的。这种现象不仅侵犯了学生享受法定假日的权益,加重了教师负担,还背离了当前大力倡导和推行的“双减”政策,任其发展,势必进一步加剧家长和社会的教育焦虑。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从“一哄而起”的违规补课现象中细究,笔者认为,叫停固然必要,但要让“双减”政策真正落地落实,更需要从思想认识、责任担当和行政作风上真正“叫醒”某些人。
徐州市教育局表示,将加强对值班工作人员的管理。这种“表态”远远不够。我们既要强力纠偏那些为了地方升学率“睁只眼闭只眼”“明知不可为而有意为之”的错误认知和行为,也要针对个别人的懒政、怠政、庸政现象,明标尺、亮底线,强化监管,严肃问责,以严明法纪和问责机制,让一些人不敢、不能、不愿再“装睡”,知责于心、履责于行,共筑美好成长空间,共建和谐教育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