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种质资源收集与评价岗位协助依托单位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举办“种质资源科普开放日”活动,开放种质资源圃邀请社会公众参观和交流。
活动现场,十余种种质资源收集与评价岗位保存的特色葡萄资源和近年来选育的新品种接连展出,入口甘香深受民众好评。随后岗位团队成员孙磊带领大家参观了解国家葡萄种质资源圃(郑州)。据孙磊介绍,圃内收集保存来自全球各地的葡萄属植物40余种,保存种质资源份数达2004份,是亚洲最大的葡萄种质资源圃,也是世界上保存资源类型最为丰富的圃地之一。
藤蔓长刺的葡萄树,深深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孙磊解释,该葡萄为中国野生种——刺葡萄,原产于我国江西、湖南、福建等地,具有较强的抗性。此外,野生葡萄果粒普遍偏小,而刺葡萄果粒较大,大小已接近栽培品种,肉软带肉囊,吃起来有种嚼泡泡糖的口感,特别独特,可作为特色材料用于葡萄品种改良。
此次活动不仅展示了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种质资源收集与评价岗位近年来在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品种选育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也让前来参观的青少年、种植户及其他园艺从业者了解种质资源保存的重要性,树立种质资源保护意识。葡萄种质资源收集与评价岗位将在下一步工作中,加快构建并形成多层次收集保护、多元化开发利用和多渠道政策支持的新格局,确保我国葡萄种质资源长期战略保存,助力现代种业强国建设,保障国家农业安全。(王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