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紧水产“金钥匙” 解锁乡村“致富门”

2024-10-15 10:21:47   来源:河南经济报

  ■河南经济报记者 毛云生 通讯员 李梅 董小丫

  “目前有六个温棚,43个水塘,净水面是180余亩,温棚有4000平方米,今年投苗62万只,预计年产30万斤。”日前,息县张陶乡三省水产养殖合作社负责人温猛说。

  近年来,张陶乡一场由生态甲鱼养殖解锁乡村振兴“致富门”浪潮正悄然兴起。

  温猛通过发展甲鱼养殖特色产业,带动周边村民就业,为张陶乡乡村产业全面振兴提供了新思路。

  2018年,原本在杭州有着稳定且待遇优厚工作的年轻人温猛,毅然选择返回家乡,利用家乡的自然资源优势,开启了甲鱼养殖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

  如今,他的三省水产养殖合作社不仅成为当地的一张亮丽名片,更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省水产养殖合作社自2018年11月成立以来,已累计投资近500万元,主要用于养殖设施的建设和甲鱼品种的引进与优化。三省水产养殖合作社主要以养殖鳄鱼龟和中华鳖为主,这些生态养殖的甲鱼因其丰富的药用价值和独特的口感备受市场青睐。去年,合作社养殖的甲鱼出塘量达21万斤,总产值超过500万元,产品远销南京、杭州等城市。

  在温猛的带领下,三省水产养殖合作社不仅实现了自身的快速发展,还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宝贵的就业机会。该合作社每年提供固定工作岗位4个,临时工作岗位二十余个。这些岗位不仅为当地村民带来了稳定的收入,还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合适的工作,避免了长途奔波的辛劳。

  值得一提的是,温猛在甲鱼养殖过程中始终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的发展策略。他充分利用家乡的好山好水资源,为甲鱼提供了最适宜的生长环境。同时,他还积极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和设备,提升养殖效率。

  温猛的甲鱼养殖特色产业不仅为张陶乡带来了经济上的繁荣,更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他的成功故事激励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创业,共同探索适合当地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未来,随着三省水产养殖合作社的不断壮大和更多特色产业的涌现,张陶乡的乡村全面振兴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据介绍,息县位于淮河上游,跨淮河两岸,属于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冷暖适中。

  据统计,全县境内大小河流50多条,小型一、二类水库16座,坑塘13424口,可养水面7万亩。建成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4家,带动周边养殖户100多家发展水产养殖。尤其是2023年全县水产养殖面积 5.6万亩,水产品产量 18122吨,产值24389万元 。近年来稻田综合种养发展迅猛,该县稻渔综合种养面积约1.5万亩,以稻虾综合种养为主。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