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三肥”技术推动花生产业迈向新高度

2024-10-17 15:20:33   来源:河南经济报

  我省各地花生相继进入收获季节以来,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养分管理团队的科研人员便踏上了实地走访与调查的征程。专家深入正阳县、延津县等花生连片种植区域,亲眼见证花生“一保三肥”改土减肥增产增效技术的卓越成效(如图)。作为2024年河南省农业主推技术,这一创新模式得到广泛推广与应用,引领我省花生开创增产增效新篇章。

  好技术的推广离不开项目的推广支持与农民的积极接受。在延津县马庄乡宋庄和石婆固镇北王庄,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院县共建项目重点打造的示范区成了“一保三肥”技术的璀璨舞台。在这里,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养分管理岗位科学家、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张翔与司贤宗博士携手指导,将土壤修复技术与种肥、条肥、喷肥相结合的施用技术精准落地。9月29日,河南省土肥站与河南科技学院专家的实地测产结果令人振奋:示范区的花生产量相较于传统施肥地块提升了13.5%,而每亩地的投入成本却减少了60元以上。延津县亲邻友帮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苏祥学对此感慨万千:“这两年,延津县的花生深受病害困扰,但自从应用了这项技术,我们的花生不仅产量高,抗性也显著增强。真心感谢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的专家为我们带来丰收的喜悦。”

  正阳县作为全国花生种植第一大县,也是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科技帮助示范县,同样是“一保三肥”技术闪耀的舞台。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养分管理团队在此长期耕耘,成功研发并推广了这项技术。今年,他们与正阳县黄磊家庭农场、正阳县兰青豫农种植家庭农场紧密合作,设立了花生“一保三肥”技术的典型示范方。针对正阳县土壤酸化、花生黄化的实际问题,团队提出了针对性的技术方案,并重点施用生物菌剂、有机肥和钙镁磷肥。9月25日,省内外专家的实地测产再次验证了技术的力量:示范方的花生亩产接近450公斤,远超农民传统种植的产量。在随后的现场观摩会上,正阳县黄磊家庭农场负责人黄磊难掩激动之情:“今年花生的长势如此喜人,离不开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的全程跟踪服务,也离不开政府的物资支持。在天气不利的情况下,能取得如此高产,我非常满意。”

  “花生‘一保三肥’技术不仅在我省豫南、豫北、豫东的花生产区大面积应用,并取得显著成效,更为我省花生大面积单产的提升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近日,张翔在正阳县花生收获现场满怀信心地表示,“未来,我们将继续总结经验,不断优化技术模式,将这项技术推向更广阔的舞台——不仅在河南,更要在黄淮花生种植区乃至全国花生主产区都绽放光彩。” (记者 郭俊娟 文/图)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