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提质增效 助推服务消费“加速跑”

2024-10-28 09:37:14   来源:河南经济报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培育发展新动能的关键领域、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力支撑。近年来,漯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坚定将服务业发展作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全力谋划推进,产业经济呈现了“发展提速、质量提效、水平提升”的良好态势。漯河现代服务业开发区获得2023年全省现代物流类开发区第一名、被评为二星级现代服务业开发区。

  抓纳统关键,助力企业纾困“增肌肉”。该区“以促消费稳增长”活动为抓手,坚持补短板、强弱项,接续实施规上服务业“破零提升”“双填双破”攻坚行动,高标准、动态化谋划储备一大批重点培育后备企业。注重引导企业长个“增肌肉”,健全由发改牵头,招商、建设、统计、临港等部门横向联动机制,对辖区内企业精准排查梳理,筛选“种子”企业和“准规上”企业,强化培育跟踪,建立了180家服务业企业的培育库,其中,2024年企业培育库39家。针对名单分级、分批制定培育计划,动态监测企业经营规模情况,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及时做好纳统申报指导。目前,新增规上物流类企业13个,建成库容35万立方,同比增加10万立方,年交易量同比增长60%。同时,积极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帮助企业纾难解困,已向56家企业开展宣传,帮助解决问题22个,帮助15家企业融资2000万元。同时,积极帮助辖区内恒利源、翔通等企业申报河南省第三批豫军企业。

  抓对外开放,构建临港经济“全产业链”。该区依托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加强与国内沿海延边口岸、66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深度合作,努力形成“原料基地+冷链加工+区域配送+终端市场”的链式发展模式。目前,已集聚各类冷链企业68家、全国冷链百强5家,顺丰冷链、众联冷链等头部企业建成冷库15万立方米、在建库容65万立方米、占全市的三分之一;聚集大象、恩远、翔通等星级冷链企业4家,可调配冷链运输车辆4000多辆,占全省的五分之一;加快天津水产、青岛众鑫等贸易类企业落地建设,开发区已经形成了仓储、运输、分拨、配送、加工、冷链设备制造等全产业链生态,主导产业占比超过90%。

  抓产业集聚,筑牢服务业发展“硬支撑”。整合冷链存量资源,加快众联、供销等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乡冷链物流配送网络,增强核心区域冷链辐射带动力,形成冷链物流产业集聚,为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围绕临港经济、冷链物流两大主导产业,锁定上下游重点企业270余家。通过招商小分队深入长三角、京津冀等发达地区,围绕冷链装备、冷链仓配运、食品加工、预制菜加工等产业开展常态化精准招商。截至目前,已吸引260家各类企业入驻,已逐步形成具有示范区特色的临港产业集聚发展体系,激发服务业发展新动能。(记者 石桂林 通讯员 冯艳华 杨琳)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