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郭新建
今年以来,博爱县供销合作以深化供销综合改革为统领,激活存量资产,拓宽经营渠道,创新发展模式,赋能为农服务,全县供销社持续保持了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今年3月份,该社荣获全市供销系统综合业绩考核一等奖。
用好“加减法” 盘活存量资产
博爱县供销合作社围绕盘活存量、优化资产做文章,分类施策,精准发力,有效提升了社有资产的运营力。
优质资产用“加法”,实施开放招商,力促资产实现增值。博爱县供销合作社先后对张茹集、界沟、阳庙、寨豁等基层社的商场、门店的经营权进行公开招标,成功引进社会资金1000多万元,进行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初步建成了标准较高、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为农服务中心,不仅使原来长期闲置或设施破旧的社有资产旧貌变新颜,而且极大提升了基层供销社的服务能力。同时,中标人经营权到期后,供销社将按协议无偿收回所有投资的资产,累计可增加资产收入达1600多万元,确保了社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不良资产用“减法”,实行依法收回,确保社有资产不流失。博爱县供销合作社针对“两借”资产长期体外遗留且收回难度大的情况,一方面坚持依法收回,另一方面由县供销社主要领导亲自出面,主动约见“两借”资产和大额欠款重点债权人,引导其改变思路,变讨债人为合伙人,变上访人为投资人,成功收回了界沟油库7亩多的“两借”资产的所有权,并主动想办法,成功化解了遗留近20年的大额欠款纠纷问题,为县社挽回经济损失400多万元。另外,积极与发展改革委对接协调相关公司的纠纷,经多次协调,已追回迁建款38万元。
销号核减挂帐债务,着力为基层社减负。博爱县供销合作社摒弃“新官不理旧账”的官本位思想,自加压力,在全系统组织开展了债务清查清理专项行动,加大历史遗留债务的清理力度,为供销工作健康发展减负松绑。该社通过争取政府政策支持、加强与县财政沟通对接等多种有效措施,核销长年累欠县财政债务3800余万元,进一步优化了资产结构,切实减轻了基层社和社属企业债务负担,有力地促进了供销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打造“新增点” 拓展经营渠道
博爱县供销合作社积极应对市场竞争,不断学习实践先进经营理念和现代经营摸式,致力打造供销事业发展的“新增点”。
积极发展连锁经营。博爱县供销合作社与国内零食行业领军企业湖南鸣鸣很忙集团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成功引进了该公司旗下知名品牌“赵一鸣”零食连锁店,目前已在阳庙供销社开店运营,不仅使基层社旧貌换新颜,而且使资产收益增长2.5倍。
大力发展线上经营。博爱县供销合作社创新开设了60家“博爱云供销”专柜,入驻商品达到20多个品类,目前正在组织设计编程,近期即可正式上线运营。
持续提升现代物流配送。博爱县供销合作社新增农资现代仓储中心2家,新增农资物流配送点20多个,总量已发展到100多个。全县初步形成了县有中心、乡有中转、村有网点,上下贯通、覆盖全县的现代物流配送网络,农资直配面积达15万亩。
不断开发多种经营。博爱县供销合作社投资200多万元,完成了寨豁供销社焦谷堆购销站文旅服务中心改造项目,新建民宿20间,目前已投入运营;投资800多万元,对张茹集供销社行政大院、界沟供销社水屯市场等基层供销社实施了改造提升,建成投用了一批集农资供应、农技培训、娱乐餐饮、金融服务等于一体的供销综合体,初步形成了农资为主、多种经营并存的新格局。
精心谋划实施发展项目。博爱县供销合作社坚持“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的工作理念,在大抓基层基础改造提升项目的同时,谋划编制了总投资4.32亿元的国债项目,用于打造全县现代供销服务网络,目前该项目已通过省级审核,进入国家项目库。
探索“新路子” 赋能为农服务
博爱县供销合作社在发展模式上进行了一些大胆探索和有益实践,收到了明显成效。
开展社村共建。博爱县供销合作社与柏山镇下期城村建立共建关系,并在该村半架山农业开发公司种植园建立了供销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开展党建共建、营销对接等活动,共同交流党建经验,共同分享营销渠道,既解决了山村对农资农技和农特产品销售方面的需求,又拓展了服务空间,较好地实现了社村双赢、共同发展。目前,该社正在与鸿昌街道九街社区谈共建事宜,积极探索在城市开展区社共建的发展新路。
推进社企融合。博爱县供销合作社先后引进了焦作稷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并建立稳固合作关系,共同实施开发建设,壮大做强供销产业,为全县供销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初步显现了开放兴社、社企融合的发展态势。
以优化环境引领高质量发展。自专项整治以来,博爱县供销合作社从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入手,替职工排忧,为企业解困,为发展创造优良环境,累计为16家基层单位共解决历史遗留问题250件,解决金额1169万元,进一步化解了各基层单位的发展包袱,激发了广大职工爱岗爱社、负重奋进的创业情怀,为重振供销社雄风创造了优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