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职业闭店人”需要打防并举

2024-10-29 10:35:46   来源:河南经济报

  ■河南经济报评论员 温献伟

  日前,北京市通报打击“职业闭店人”全国首案,2家闭店企业及3家涉案背债中介机构、2名闭店人被立案调查,查处虚假登记、协助虚假登记等违法行为,罚没金额合计65.58万元。

  不少人对于“职业闭店人”并不陌生。近年来,在某些预付式行业中,“职业闭店人”可谓暗影丛生,出没频繁。表面上,他们使用的是合法手续和形式,但实际上,却是通过“策应”和“周旋”,帮助无良企业“跑路”,从中牟取不义之财。

  有人调侃,“职业闭店人”似乎快成了一种新型“职业”。这种调侃背后,一方面表明“职业闭店人”现象已有做大做强趋势;另一方面,很大程度上也存在网友对相关监管强力介入的呼唤与渴望。因此,作为全国首案,北京市的相关通报无疑具有标志性意义,不仅为各地打击“职业闭店人”提供了司法标杆和参考,也在强大震慑之余,展示了执法部门打击此类现象的“零容忍”态度和坚定决心。

  “职业闭店人”侵害的是消费者和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败坏的是行业信用和形象,破坏的是行业经营秩序和健康良好的消费环境,严厉打击“职业闭店人”,需要双管齐下,打防并举——

  从日常监管角度而言,需要建立常态化预警机制,强化预付式消费领域的监管。特别是在企业变更、减资、破产清算等方面,相关部门要切实把好关,筑牢防线,加大惩治力度,不给别有用心之人以可乘之机,以此逐步斩断黑色产业链。从源头防治角度来讲,不妨引入和建立第三方资金托管机制,为消费者和企业员工自身利益给予“托底”保障,避免因资金挪用和企业“跑路”带来的交易风险。

  “职业闭店人”全国首案,或将拉开全面整治预付式消费领域痼疾的帷幕。这起案件再次深刻表明,法治社会,绝无法外之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诸如“职业闭店人”之类试图挑战和逾越法律底线者,都将反噬其身,落个“害人终害己”的可悲结局。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