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评论员 靳李君
最近,各地新一批社区食堂陆续开业,苏州观前豫园社区食堂、武汉永茂社区食堂、北京“海淀食堂”等受到老年人、附近居民和上班族的喜爱,好吃不贵、营养健康成为其卖点。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各地社区食堂的数量有了显著增长。
社区食堂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迅速涌现,并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一方面,说明饮食行业对开发社区食堂充满信心,其市场前景十分可观;另一方面,也证明了餐饮行业将经营定位适当下沉,以平民化饮食作为卖点,依然可以聚拢城市烟火,广揽消费群体,在激烈的餐饮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但也要看到,社区食堂本身并非没有短板。首先,其客源高度依赖所处小区的人口居住规模,因而中大型社区里的社区食堂相对来说客源更有保障,而小型社区内的社区食堂则常常因为客源不足而大伤脑筋。如何吸引相对稳定的客源,对社区食堂的进一步发展至关重要。其次,社区食堂在秉持“微利经营、服务社区”这一理念下,如何平衡盈利与服务的关系,如何在保障餐饮品质的前提下,实现食堂与食客的双赢,仍是一道摆在经营者面前的难题。
事实上已有专业人员做过调查,目前,社区食堂的毛利率普遍在30%~40%,远低于一般餐馆65%以上毛利率的及格线。照此计算,刨去人工、租金、食材等成本,社区食堂的经营总体上只能算是一桩微利生意。
鉴于此,社区食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并壮大自身实力,不能仅依靠政府补贴或只做常规餐饮服务,必须办出特色,并多头出击,走多元化发展的道路。在办出特色方面,可以按照高、中、低三种价格进行配餐,既兼顾老年群体消费水平,也满足年轻群体对高质量餐饮品质的追求,让不同群体都能享受到社区食堂带来的高性价比饮食服务。在多元化发展方面,社区食堂不妨尝试“食堂+”模式,比如,“食堂+午托”可以利用自身场地为社区居民提供学生午托服务;“食堂+培训”可以不定时开展美食教学、餐饮文化讲座,以此吸引社区居民参与,从而培养客户黏性等。
社区食堂事关社区居民“舌尖上的幸福”,更事关老年人的生活便利,如何让社区食堂香飘久远,确需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积极探索,相信在多方参与和共同呵护下,社区食堂一定能行稳致远,并焕发勃勃生机。